第7版:休闲空间

精品游如何游

  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旅游又注入新内容,新元素,呈现多样化,什么“精品游”“深度游”“观光游”“休闲游”“新婚游”等,但如何做到精品游、深度游,就七嘴八舌,众说纷纭了。特别是当旅游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时,它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现在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旅游应该怎么游?不是每个人都是一个“合格”的旅游者?
  精品游应该怎么游?这一个个性很强的问题,需要旅游者在实践中慢慢学习。现在的旅游形势、环境、市场复杂多变,了解和把握起来不大容易。不仅需要解决旅游怎么看、怎么搞的问题,而且需要解决旅游怎么游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这几个方面注意。
  科学地游。人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互联网已渗透到旅游的各个环节,得益于“互联网+旅游”的发展,现在自己出行基本都是采取自由行的方式。“通过蚂蜂窝、阿里旅行等手机应用平台,就可以自主获取旅游信息、设计旅游路线、预定机票酒店,甚至可以在网上预约私人导游。自己安排行程,旅行更加自由、便利。
  现在旅游的地区、产品、线路、方式等如此之多,如果不加分析、不作选择,是很难称心如愿的。个人旅游要游好,就需要旅游者会游善游。评判旅游是不是游好了有很多标准,但主要标准大概是安全、舒适、经济、便捷。评判旅游者是否会游善游也有很多标准,但主要标准应该是科学地游——按照游好的标准选择自己旅游的形式。为此,就应学习必要的旅游知识、技巧,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能。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技能、准备相应的设备,搞不好就会出乱子。
  快乐地游。旅游的主要目的是愉悦身心,细化一点包括休闲放松、强身健体、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等等。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除了做好安排、科学地游,还要调整心态、快乐地游。高高兴兴,乐乐呵呵,才能乘兴而去、称心而归。然而现在,有些人心浮气躁、毛里毛糙,导致本该快乐的旅游变得很不快乐,自己不快乐,别人难快乐。比如,有些人喜欢“跟风”“扎堆”,只图去过名山大川、游过名胜古迹的虚名,到过之后满足了虚荣心、却带回来一肚子气。我想,旅游者大都有这样的感受,小长假其间一些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人满为患,排队几个小时还游不好,自找烦恼,因人多而生事、因心急而生气,最好是选择“错峰游”“休闲游”等方式去。快乐是一种能力,世界上的很多事就看你怎么对待,你以快乐的心情对待它,自然就得到快乐。所以对待旅游,我们还是要努力做到“物为心役”,而不是“心为物役”,快乐地游,游出快乐。
  文明地游。旅游已经构成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对社会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许多现象和问题表明,学会文明地游是我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必备素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各国都有自己的不同风俗,而提高游客的旅游素质迫在眉睫。我们看到一些人在公共场合不管人多人少,大声喧哗、乱丢乱扔废弃物、在文物古迹等上面乱刻乱画,不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等不文明形象,一直是国人旅游中的痼疾,令人不爽、遭人诟病。这些现象却直接影响旅游秩序、损害国家形象。旅游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理应成为文明素质提高的体现。文明的游客也塑造良好的旅游市场,成就旅游产业。
  文明地游,就要遵纪守法,遵守道德规范。同时还包括弘扬助人为乐、扶危济困、谦让礼貌、和谐和睦等美德新风,以实际行动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则必将极大地提高我们个人旅游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增进社会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9年,让我们崇尚科学、更为理性,更加快乐、更加幸福,把中国梦想的种子洒向世界。

梁冬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2-26期

  • 第2019-02-25期

  • 第2019-02-24期

  • 第2019-02-23期

  • 第2019-02-22期

  • 第2019-02-21期

  • 第2019-02-20期

  • 第2019-02-19期

  • 第2019-02-18期

  • 第2019-02-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