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树立一流标杆 奋起直追

  上周,在省委召开的市委书记对标一流述职评议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强调,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和习惯,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中大力培育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理念和行为,为山西当前和长远发展进一步奠定良好思想和工作基础。
  这也意味着,从今以后,在山西,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各项工作的标杆均已被拉高,只有努力追赶,才会达标超标。
  标杆是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标杆的高低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各市“一把手”的干劲、闯劲和最终的工作效果。
  就山西而言,近一年来,我省各市“一把手”认真实施“一个指引、两手硬”思路和要求,着力抓班子、带队伍,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建工作,并在实现“两转”和拓展前行过程中,得到了锻造性历练,精神风貌和工作本领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这与山西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深究原因,标杆不高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的落地情况,我们用的最多的是“同比增长”“同比下降”“环比增长”“环比下降”等纵向比较的指标,很少把这些指标放在全国范围内或是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这样的目标,因为相对较低,不用很努力都容易实现,所以干劲不足。
  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如今,山西要实现在“两转”基础上拓展新局面,就必须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中拉高标杆,进行一场自我革命。在此过程中,各市“一把手”要把“大讨论”这项政治任务完成好,真正在讨论中厘清山西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制定山西发展上台阶的目标和措施,而且这一目标既是向一流看齐、向一流努力的,又是不能高得离谱、跳起来还能摘到桃子的那种。
  实现这样的目标,一方面,需要党员领导干部也树立新标杆,并以此为指引,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地扛起决战决胜贫困重担、挑起同步小康大梁,另一方面,他们也要用崭新的自身形象影响人、带动人、感召人,以一种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和耐不住的责任感,带领全省人民积极参与到打赢脱贫攻坚、实现小康社会这一重大战役中来。
  这样一来,在全省就形成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理念和行为,不仅“想干事”,而且是奋力直追能“干成事”。
  最终,将全省“十三五”规划落实,兑现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让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贠娟绸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3-04期

  • 第2019-03-03期

  • 第2019-03-02期

  • 第2019-03-01期

  • 第2019-02-28期

  • 第2019-02-27期

  • 第2019-02-26期

  • 第2019-02-25期

  • 第2019-02-24期

  • 第2019-02-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