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好榜样,三月春风暖人心。伴着和煦的春风,第56个“3·5”学雷锋纪念日如约而至。山西博物院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携手太原市实验小学和山西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以“传承三晋文化,践行雷锋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2月27、28日,博物馆里闪现出这样一群身影:一位身披红色绶带的讲解员,带领着一行衣着鲜艳、步伐明快的观众,穿梭在“莲花与世相——山西博物院藏明清水陆画艺术”展厅中。
这位特别的“讲解员”是藏品研究部宋涛老师。他满怀激情,带着观众们徜徉在明清水陆画的神奇艺术世界中,观众们色泽艳丽的衣着与水陆画上几百年前的缤纷色彩相得益彰。“人在画中游”,他们眼中满满的求知欲在宋老师的导赏下,与文物的一次次己心与匠心的沟通中获得了升华。
在山西博物院志愿者之家,志愿者刘继萍老师教大家临摹佛教手印,让大家在亲身体验中真正感受到了“水陆画”的别样风采。一笔一画、一招一式,勾勒出的不仅仅是中国古老艺术的传承,更给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留下特别的记忆。
山西博物院亮相《国家宝藏》第二季后,山西博物院热搜度与日俱增,三件国宝更是备受关注。恰逢“3·5”学雷锋日,山西博物院志愿者工作委员会与山西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合作开展“国宝带您领略山西的前世与今生”主题宣讲活动。志愿者杨晓姝老师满含浓浓的爱心,在带领离休的老干部们认识、了解国宝的过程中,领略三晋大地的前世今生,感知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
此次活动让博物馆资源真正走入观众的寻常生活,为广大观众更好地了解三晋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拓了新途径。
作为三晋文化传播的“先锋队”,山西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将山西的历史文化送到广大公众身边,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述,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公众们深切感受到,山西博物院不仅承载着有温度的三晋历史文脉,件件珍贵文物更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有力见证。
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山西博物院志愿者团队以本次学雷锋纪念日系列活动为契机,立足山西本土文化,通过零距离讲解、互动学习体验等多种形式对晋文化的传播,架起了沟通博物馆与群众之间的桥梁,让更多公众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在点滴服务之中,传递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本报记者 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