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周先生在某合资车4S店,咨询某款热销车。入座后,销售人员口若悬河地介绍了车型和同系列车型后,将裸车价、购置税、上牌费、保险费等一一计算出来,其中上牌费和保险费总价为15000元。“店里规定客户要通过我们上牌和购买保险。”销售人员如是说。
在激烈的车市竞争中,4S店以“不赚钱”或“难赚钱”等为由巧立繁多的“附加消费服务”捆绑销售,销售价格“低开高走”、“价外加价”是当前汽车投诉的重灾区。
从2018年省城消费市场的投诉情况看,汽车投诉高居前位。问题主要表现在:不随车交付车辆合格证;经销商强制消费者购买车险;违约不承担责任,经销商不按销售合同约定的时间向消费者交付汽车,消费者要求退还款项却被拒绝;消费者上牌时,发现发动机号与车架号不符;异地户籍消费者购车后无法正常办理牌照等方面。
那么新车买完后该如何上牌、手续怎么办、程序该怎么走?车险在哪儿上,是否可以自己做主?……
3月15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太原市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消费者交清全款前,应要求汽车经销商出示车辆合格证,认真对比车辆合格证与汽车信息是否一致,以免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出现汽车经销商延迟或者拒绝交付汽车合格证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或消协组织进行投诉。另外,消费者在哪购买车险属于自愿,任何4S店的强制行为均涉嫌违法。
对于定金与订金的概念,消费者一定要注意区分。“定金”是指为保证合同的履行,消费者预先向销售者交纳一定数额的钱款,具有担保的性质。销售者违约时,“定金”双倍返还;消费者违约时,“定金”不返还,但是“定金”的总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20%。而对“订金”,目前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可视为“预付款”,“订金”的效力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如果没有约定,销售者违约时,应无条件退款;消费者违约时,可以与销售者协商解决。
即使面对口若悬河的销售人员,消费者一定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对购买车型、提车时间、相关配置、售后服务等内容进行协商并以书面形式进行确定;提车时不但要仔细检查车况、重要部件的性能、内饰装潢等配置是否与宣传材料中相符,还要认真查验车辆合格证、机动车销售发票,核对车架号、发动机号与车辆合格证上是否一致。
消费者在4S店委托其代办上户时,一定要问清上户的所有条件,看自己是否符合,以免办理不成,耗时耗力。在签相关合同时要看清所有条款,不清楚的要当场提出问清楚。
异地户籍人士在太原买车上户,须持有居住证。若没有办理居住证,就不要轻信汽车经销商的承诺。否则,汽车经销商无法兑现承诺,权益受损的只有消费者。汽车经销商接受委托,为异地户籍人士代办上户时,也应该明确告知车主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以办理太原牌照,哪些情况则无法办理,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消费纠纷。
本报记者 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