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136”兴医工程,提升患者满意度

  • 山西大医院无陪护病房一角。

  •   今年2月25日上午,山西大医院“136”兴医工程“无陪护病房”暨“医护一体化”启动仪式在该院普通外科三病区举行。
      这是一种全新的、现代的医疗服务理念。这一理念和做法究竟能为病人和家属带来了什么?3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该院进行了深入采访。
      以“无陪护病房”为抓手,改善群众就医感觉
      生病是每个人都不喜欢的事,尤其是家里一个人生病了,往往折腾得全家上下跑来跑去,受累不说,还耽误很多事。
      有些患者家属因人手不够临时在医院雇用保姆,这样不规范的陪护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隐患。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2018年,在全省实施“136”兴医工程中,该院普通外科位列该年度领军临床专科建设单位名单之中。他们决定,以“无陪护病房”为抓手,迅速改善群众就医感觉。
      之后,他们开始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改造病房、配置人员、改善工作流程、派人到天津学习等等,”该院院长徐钧介绍说,“同时,无陪护病房单靠医生或护士是完成不了的,需要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护理,以及陪检、配餐、保卫等辅助系列全面配合才能完成。各部门一定要同心协力,做好各自的工作,确保我们的工作能稳步推进。”
      “无陪护病房”让患者住院安心
      在山西大医院普通外科三病区,记者看到这样一封感谢信。写信的是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周爷爷,信中这样写道:“2月27日零点23分我收到老伴儿病房护工任爱平的微信。她告诉我,老伴儿11∶34尿200毫升,一切正常。”他看到护工的微信后,对老伴入住山西大医院无陪护病房才真正放下心来。
      周爷爷说,他们老两口岁数大了,自己的儿女还不在身边,老伴儿需要做胆结石手术,他们想找个护工,但心里又有些不放心。这次在该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时间里,正好赶上无陪护病房投入使用。
      从做手术到下手术台,老人一直有医生、护士、护工陪护。晨间查房,医生会综合评估老人的身体,合理搭配饮食;住院期间,老人需要翻身,会有专职护工帮助。周爷爷说:“科室主治医生、护士长等医护人员精心照顾,让老伴儿的心情也特别好,因而病情也很稳定。”
      走进山西大医院普外科无陪护病房,干净整洁、安静温馨。医生、护士、护工在病床之间穿梭、忙碌,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清洁、翻身、按摩、喂饭,没有患者的嘈杂声,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
      “无陪护病房的投入使用,可以保持医院不受家属干扰,医生可以专心看病;减少了交叉感染危险的风险,也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普外科主任医师付西峰说,“无陪护病房”即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全部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理员承担,杜绝患者家属吃、住在患者身边的现象。无陪护病房的主旨是患者进入病区后所有的医疗、护理和生活上的服务都由医护人员和护理员承担,实行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让患者在病区有家园般的感觉。“和人们想象的不同,我们医院无陪护病房并不会增加患者费用。每天下午4点到8点是固定探视时间,这样家属能每天看到患者恢复情况。”
      该病区护士长张国虹说,只有规范化的护理,才有助于病人康复。开设无陪护病房后,为满足患者需求,他们增加了多名护士,而且每次查房医生和护士都会一起查房,医生和护士会交流一天的治疗和护理情况,制定接下来的诊疗方案,协同配合,更好地使患者康复。从2月底开放无陪护病房开始,普外科无陪病房已经累计住院100余人次。“医护一体化”是一种特别好的工作模式。“无陪护病房”与“医护一体化”的开展能促进医护无缝隙沟通及治疗措施的无缝隙衔接,从而更好地为患者实施全面、全程、连续、延续的医疗照护。
      以“136”兴医工程的建设为契机,促进专科发展,全方位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
      来自吕梁的张女士带着儿子从临县赶到山西大医院看病。“网上没有预约号了,我早上不到9点就来现场排队,可还是没有挂上专家号。本以为要白跑一趟,没想到医院开设了弹性门诊,帮我解决了难题。”
      去医院看病,很多人都遇到过像李女士这样的情况,想找的专家号分分钟被挂满;来医院复查想找熟悉的医生,可是医生却没有出门诊,开不出检查单和处方;想在周一一早做个化验、检查,医生们周日不出门诊……这些问题,弹性门诊服务就能解决。
      随着弹性门诊服务的推出,患者即便是节假日来住院部找医生复诊,只要医生有时间,患者只需要面对面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用手机一键完成挂号、缴费,当时当地看诊,不需要多次往返于门诊、住院部之间。
      “除此之外,我们医院还为患者提供了延时门诊服务。”山西大医院门诊办公室护士长李娟介绍:“在网络预约、现场排号全满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在门诊找到目标科室,寻求护士的帮助,查看哪位医生当天看诊时间比较充裕。在征得医生同意后,患者就可以通过微信扫描医生二维码,完成加号,顺延至当天最后一位。”
      李娟介绍,推出这样的服务对于患者来说,减少了奔波,方便快捷。对于医院来说,也可以在缓解门诊号源不足、提高专家资源利用率、提升医院工作效率的同时,科学统计医师工作量,充分体现医师服务价值。
      不仅如此,该院的药学门诊更是让患者吃药放心。
      “在药学门诊咨询的有一大部分是老年人,他们往往多药共用,但是,他们往往只记得每一种药都应该吃,但不知道服药其实分先后顺序,这需要我们医生给他们进行药物重整,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药学部主任陈维红说,“一位老人辗转于好几个科室,开了一大堆药,其中有一个药品价值高达500元,但用了一周后,老人说一点用都没有。老人的药物必须配合装备使用,我们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因为不会使用才导致无法发挥药效。”
      据介绍,药学门诊出诊药师可解答患者遇到的用药疑问,为病人推行“一对一”的精准用药教育,并对有潜在风险的处方进行“把关”,对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降低药物治疗费用具有显著作用。
      “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多个系统药物进行治疗。药师可根据患者使用药物的具体情况,合并和优化药物治疗方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因其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陈维红说。目前,药学门诊得到了特殊人群、老人患者、孕妇等的认可。该院药学门诊全天开诊,如果患者有用药方面的问题,可以找这里的药师咨询。
      此外,为方便患者,药学部还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出了微信小程序“乐之健康”。患者只要用这个小程序扫一下处方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药品用法、用量,适应症、禁忌症等等,还可以定位离患者最近的药店,提供送药上门服务。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建设一流现代化医院,更好地服务患者,山西大医院还启动了PICC护理专科门诊、伤口造口护理专科门诊,实现了自助机银联卡支付及窗口微信、支付宝扫码缴费功能,推出了缴费、取药、检验窗口中午不休息的午间贯续服务,开展了多学科诊疗(MDT)协作组就医模式,增加了高级职称医生门诊数量,建成了全省最先进的多功能复合手术室,增加办理入、出院点等一揽子惠民服务,群众就医更加便捷、安全,就医获得感不断提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3-18期

    • 第2019-03-17期

    • 第2019-03-16期

    • 第2019-03-15期

    • 第2019-03-14期

    • 第2019-03-13期

    • 第2019-03-12期

    • 第2019-03-11期

    • 第2019-03-10期

    • 第2019-03-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