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阳曲县古戏台摄影展开展

百余幅作品生动展现阳曲传统文化魅力

  本报太原3月20日讯(记者 王媛)19日上午,以三晋首邑为主题的阳曲县古戏台摄影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展,该展览由阳曲县委、阳曲县人民政府主办,展出摄影作品120幅,分“戏台风貌”“乡土民情”“历史记忆”三个篇章,全面梳理和展示阳曲县的传统文化魅力。
  在古代,戏台也称舞楼、乐楼、戏楼、舞厅、乐厅、舞台,是戏曲演出的主要场所。戏台大多建在神庙内,坐南朝北,面对正殿,是中国古代主要的娱乐性建筑,也是古戏曲发展的重要标志。山西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宋金时期,杂剧、院本、诸宫调出现,演出场地即由平地登上戏台,至今已近千年之久。目前,山西现存元、明、清时期的旧戏台有三千余座,为全国首冠。三晋首邑——阳曲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不完全统计,在阳曲县境内,现存的古戏台有一百余座,占全省古戏台总数近三分之一。其中少部分建于明代,大部分建于清康乾年间。阳曲古戏台建筑,气势恢宏、雕刻精美,风格各异,代表了各个时期戏台建筑的风格,显示出历代建筑师不断改革的智慧和审美取向。经千年风雨,历百年沧桑,阳曲百余座古戏台不仅是我国一部沉甸甸的戏曲发展史,更是阳曲悠久文化一路走来的最好历史见证。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3-20期

  • 第2019-03-19期

  • 第2019-03-18期

  • 第2019-03-17期

  • 第2019-03-16期

  • 第2019-03-15期

  • 第2019-03-14期

  • 第2019-03-13期

  • 第2019-03-12期

  • 第2019-03-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