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市县新闻

郭建兵:身残志坚摘了“贫困帽”

  “爹,来,儿子给您洗脸啦!”郭建兵左手紧紧抓着洗脸盆的边沿,残疾的右臂吃力地支撑着脸盆的右边。他将脸盆放在凳子上,右手臂扶着父亲的背,左手拿着蘸上水的洗脸毛巾,在父亲脸上来回擦洗。
  这是近日记者在长治市上党区贾掌镇曹家堰村看到的一幕。
  今年57岁的郭建兵是残疾人,照顾101岁的父亲是他每天要做的“必修课”。郭建兵是个苦命人,10年前,在一次施工排除哑炮时被炸飞了右手,双目也受到影响。住院三个月后,郭建兵才算从死亡边缘捡回了一条命。
  从高大魁梧的英俊小伙到断手失明的残疾人,郭建兵一时万念俱灰。时至今日,郭建兵仍对这场灾难刻骨铭心。作为一个低保户,因为勤奋,自主创业,郭建兵又成功摘掉了贫穷的帽子。他利用曹家堰小米品种优良的优势,将自家小米和回收村民的小米统一包装,在市场上进行销售,逐渐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的路子。
  日子越来越好了,可是妻子在去年却突发脑梗去世了,儿女都在外生活,他从此只能和百岁父亲相依为命。平时,郭建兵除了忙些生意上的事情,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照顾父亲上。
  郭建兵说,身体上的残疾,让他做事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每天做饭、洗衣服还是小事,给父亲早晚穿衣服、脱衣服才是最大的困难。“因为他腿脚无力,只能我用力抱着,再一件一件脱下来,穿衣服裤子就更难了。我自己右手残疾,每次给父亲穿衣服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谈起百岁的父亲,郭建兵说:“我父亲叫郭克勤,1919年生人,27岁的时候应征入伍,参加过许多战役,还负过伤,父亲的一生很清苦,也很不容易,父亲在45岁的时候才生的我,在农村集体化时代,基本吃不上喝不上,粮食也不够吃,就算每天喝个稀饭,他也是把稠的给我吃,有好吃的也是紧着我先吃。现在他已经百岁了,我要尽自己最大能力把父亲照顾好。”
  郭建兵虽然生活清苦,但他对父亲照顾却很细心:一天三顿给父亲做可口的饭菜,并且一勺一勺地喂给他;出门的时候,还到市场上买些火龙果、草莓、菠萝等村里稀罕的水果。郭建兵对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得到了村民的高度称赞。邻居告诉记者,“郭建兵虽然残疾,但照顾父亲很细心,从没见他发过脾气。”面对别人的称赞,郭建兵总是说:“照顾自己的父亲天经地义,不能做不孝子!”

本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靳晓姝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3-25期

  • 第2019-03-24期

  • 第2019-03-23期

  • 第2019-03-22期

  • 第2019-03-21期

  • 第2019-03-20期

  • 第2019-03-19期

  • 第2019-03-18期

  • 第2019-03-17期

  • 第2019-03-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