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上,房产税又一次作为关键词被重点提及。不仅如此,在3月26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房地产税连续荣登热搜榜;而近日,坊间也有消息传出,有城市已完成空置税草拟法案……这些信息,是否意味着房产税渐行渐近?
关于房产税,社会各界的争论从未休止。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房地产税法从审议到落地势必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短则一两年,长则更久。房产税出台的节点,取决于房地产税法在草案讨论中的成熟度。从长远来看,开征房地产税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然而这个过程必将伴随着各方博弈。
何时开征房产税
3月8日,全国人大会议明确提出,将落实制定房地产税法,确保如期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这是继2014年和2018年之后,第三次提及房地产税立法。这,是否意味着房产税开征在即?
“连续两年提到房地产税,说明了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用意之坚决。我们必须要认清楚一个事实,开征房产税是房地产市场未来健康平稳发展的绝对导向。但房产税开征之日遥遥无期,至少三到四年内应该不会有落地的行为。”易居太原公司管理总经理孙卫华分析,房产税犹如一直悬在市场头顶的尚方宝剑,尽管眼下悬而未落,但迟早要落下来。它对于市场观望情绪的影响,其实早已开始。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税具体落实时间,有待时间来考量。一套法系,从征集到草拟,从商议到立法等阶段,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立法周期较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短期之内出台的可能性不大。业内人士建议,作为房产投资者,无需过于恐惧,紧跟政策关注时事发展,还是有足够的时间差来全身而退。而对于刚需客来说,楼市健康平稳的发展方向,是个绝对利好。有了房产税的保驾护航,刚需客可以踏踏实实买房,不用再担心房价过快上涨和过快下跌。
某知名地产负责人认为,房产税似近实远,一些技术难题尚且无解。在经济下行压力仍大、楼市稳定至关重要的背景下,今年出台房地产税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甚至启动首次审议程序都有可能延至明年甚至更晚。
房产税开征纷争不休
3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博鳌论坛上表示,“从理论和法律层面,都找不到开征房地产税的理由”。他的理由是:对于房产税什么时候开征这个问题,作为研究者,我一直在想中国房产税或者说房地产税的利率基础是什么?但这个基础,我现在还找不到。
吴晓求抛出的观点,引来热议。在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贾康看来,开征房地产税从国际经验上和法理上都“没有硬障碍”,理由是在土地国有的产权不变的情况之下,地皮上房产所有者是具有相对独立物质利益的社会主体,如果有调节这种利益关系的必要,可以通过税收法定的程序确定房地产税,然后依法开始征收。
业界知名学者围绕房地产税展开的论战,打开了征收房地产税分歧的大门。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房地产税实行起来确实困难重重。
那么征收房地产税的困难在哪儿?
业内人士认为,房产税的推出需要解决众多技术性问题。比如:包括大小产权各类住房如何覆盖问题,从量计征或从价计征的税基问题,评估体系与征管成本问题,房产使用权续期与减免问题等。比如:税务部门需要按照国家标准为纳税人编制的唯一且终身不变的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等等,目前尚未作出安排。这些细致入微的方面,都将是开征房产税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房产税包治百病?
万众瞩目的房产税是否包治百病?
事实上,国家推出房地产税主要用意在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替代即将枯竭的土地财政,从而厘清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税关系。同时,随着减税降负成为常态,从中央到地方,财政收入无疑都将受到影响。如何寻找新的稳定税源,就成为当务之急,而房地产税恰好是备选答案之一。
近年来,在大多数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力度过大,新增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不少地方已经进入存量房交易时代。这意味着依靠卖地来换取财政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房地产税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业界普遍认为,从短期而言,房地产税的出台,对房价将会有直接影响。因为这一政策,不仅具有强烈的心理利空效应,而且还会对炒房者和拥有多套房的公职人员产生不小的威慑效应,这些因素对房价显然会构成利空。
但从中长期而言,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主要在持有层面,对于遏制投机炒房有一定效果。但相比之下,货币环境、土地供给制度、人口流入流出规模,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作用更大。(本版稿件、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郝薇采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