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在广灵县刘子进村“孝善基金”成立大会上,受表彰的自主脱贫模范户邓高汉兴奋地说:“没想到自己能够被评为村里的自主脱贫典型,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带领乡亲们摆脱贫穷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年,我通过养羊实现了脱贫,今后,我要带领乡亲们发展养羊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
刘子进村“孝善基金”是由帮扶单位广灵县委组织部的帮扶干部共同捐资成立的公益组织,用于奖励村里的自主脱贫模范户、共产党员先锋模范户、和睦邻里模范户、好媳妇模范户、孝老爱亲模范户,通过奖励模范、树立榜样,提升全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提振脱贫的信心。
刘子进村是广灵县最偏僻的贫困村之一,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靠天吃饭,全村现有206户49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204人,是典型的“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方。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如何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这是摆在县委组织部派驻村第一书记刘建新面前非常棘手的问题。
上任伊始,他便挨门逐户遍访村里的农户,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致贫原因、研究了脱贫措施,定期向帮扶单位领导汇报帮扶需求。在他的辛苦下,2018年,广灵县委组织部为村民购买了3万粒马铃薯原种;实施了黄芪种植资产收益项目,当年获得资产收益5.1万元,人均增收248元;食用菌种植资产收益项目,当年获得收益2.2万元,人均增收616元;发展干果经济林300亩,受益贫困户户均增收960元;为43户贫困户申请小额扶贫贷款……
然而,如何治标又治本?刘建新多地考察学习,发现易地扶贫搬迁是“挪穷窝”“拔穷根”的治本之策。
“刘子进村自然条件恶劣,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移民搬迁是刘子进村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出路,作为整村易地搬迁村,第一批136户村民已经领到了移民新村的新房钥匙,大部分正在装修。过完年气温回升后村民就可以陆续搬迁了,刘子进村崭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刘建新高兴地说。
搬得出、稳定住、能致富。只有产业作支撑才能让搬迁群众真正地把根扎在移民新村。
帮扶单位积极联系大同市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为移民新村建起了蔬菜大棚,巧娘宫、鸿棉制衣等手工加工企业也将入驻移民新村的加工车间。搬迁后的旧村房子也将被政府统一征收后腾退复垦种植沙棘,改善生态的同时增加村民的收入。 (王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