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斜杠”是怎样“炼”成的?

  • (资料图片)

  •   互联网语言日新月异,曾经,“跨界”是一个时髦词汇。而今,随着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新青年认为拥有更多的职业、更多的兴趣和更多的特别经历,才能算得上完整的人生,他们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来区分各种身份或者职业。
      于是,“斜杠青年”的概念便随之而来。
      专注做好一件事
      斜杠青年,最初来源于英文“Slash”,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中提出的概念,意思是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们可能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在工作之余会利用才艺优势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并获得额外的收入。
      事实上,斜杠青年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过去也有很多。但不论古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先成为了“单杠”青年,而后拓展不同领域成为斜杠青年。比如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达芬奇:画家/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地质学家……但如今人们提到达芬奇,第一反应他是著名的画家;提到苏轼,想到他是北宋词人。因此,先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再去拓展其他领域才是“正道”。
      会写作、爱社交的程序员或许更容易被公司认可,善用社交媒体的设计师更容易让作品曝光……在这个时代,几乎不可能依靠单一长板脱颖而出,而往往需要各种优势的捆绑组合。再多的斜杠,也只是核心竞争力的有益补充,而且,成功者往往有“赢家通吃”的优越性。
      正如一位职业生涯规划师在“知乎”网站上说:“作为一个‘斜杠青年’,每一个‘斜杠’,都是通过自身努力突破行业界限的勋章。每一种工作内容,都满足自己对该领域的兴趣爱好,而这所有的工作的组合,则指向自己的最终的职业理想:自主的,多元化和有趣的,同时又能经济独立的生活。他们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探索出更多生命的可能性。”
      当好时间的管理者
      李蕾是一位叱咤职场的精英,但同时也是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名校中文系毕业,由于多年育儿出色,于是业余开设了公众号,建立多个育儿群,忙得不亦乐乎。在去年的“年终总结”中她这样写道:感谢自己,简直活出了这辈子最努力的一年。她自己也没有想到,2016年竟然写了120篇原创文章,粉丝量节节攀升,广告也随之而来,还联系出版社组织了诸多团购。
      当下,不少人埋怨事业没发展好,是因为生了孩子;孩子没教育好,是因为受工作拖累。而这位强大的妈妈,班照上、娃照带,等家人入睡了才开始写公众号文章,有时周末还要打“飞的”应邀参加品牌宣传活动。
      “不是那种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惬意,而是把一天活出了28小时的状态。”对于现在的“斜杠”人生,李蕾颇有一番心得。
      白天可以是个公务员,晚上却成了相声段子手;工作日是一名普通职员,双休日成了健身教练;在公司里对员工呼风唤雨,回到家却成了民间料理达人。
      ……
      于是也有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年轻人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不务正业”,打造自己的“多重职业”。但职场专家认为,拥有“斜杠”思维的人,必定是一个热爱生活并且乐意接受新鲜事物、能乐观应对环境的改变的人。这样的人,可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互联网工作环境,从容地应对跳槽、岗位变换、公司改革等突发情况。可是,成为一个斜杠青年真的这么容易吗?
      答案显而易见。
      要成为一名斜杠青年,第一个标签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把手头能做的事情做好,再用现有的资源去突破行业壁垒,选定自己想要发展的领域。更重要的是,斜杠青年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认准了一件事,就要坚持下来,为之付出时间、付出努力。
      斜杠不是青年的专利
      45岁的高女士是一名电气工程师,传统印象中的一个大龄理工女应该是严肃甚至呆板的。但在她的微信里,却不间断地更新着她品尝过的每一种美食和见过的每一道风景。
      没错,她是一名“斜杠”。在一家知名网站做专业美食点评人,充当旅游体验师,专门去体验新开发旅游点。
      “不光能享受各种美食美景,还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高女士对自己的选择非常满意。
      与此同时,她还有另外一个“斜杠”——手工编织技师,就是把各色毛线或布条或软塑料等能编织的材料用钩针编织出各种小手包工艺品和玩具,但只接受私人订制。
      高女士告诉记者,身边经常有朋友同事感叹——不惑之年以后,这一代人更多的是想怎么快点熬到退休,怎么提前过过自由自在的日子。上有老下有小的夹板生活早就让我们忘记了自己的爱好,能把工作做好就是力所能及的了。
      “表面上看,斜杠似乎和我们无关,那是青年人的特权,他们有精力有机会有激情,从小就有父母培养特长。但我们也有年轮留下的成熟、经验、理智和沉稳。当下社会,人人都有机会,斜杠不再是青年的专利,它属于每一个能把爱好特长发挥到极致的人。”说到这里,高女士一脸的自信。“趁来得及的时候开始努力,直到所有的努力都开花结果,这样的结果会让你拥有不止一种身份。”
      的确,对于有的人来说,斜杠人生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每个人都蕴藏无限可能,不斜杠一把,你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有多优秀。

    本报记者 桑莉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4-09期

    • 第2019-04-05期

    • 第2019-04-04期

    • 第2019-04-03期

    • 第2019-04-02期

    • 第2019-04-01期

    • 第2019-03-31期

    • 第2019-03-30期

    • 第2019-03-29期

    • 第2019-03-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