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同济大学同创谷太原基地签约仪式在小店区政府举行,这标志着小店区在创新转型发展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个个转型项目签约,一个个科技项目落地,小店区创新转型发展跑出了“加速度”。今年,小店区以人才引领、科技强市为支撑,以产业转型、城市提质为主攻方向,制定了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
创新转型
构建经济发展新形态
作为太原经济发展主城区,小店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持续狠抓项目建设。201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19亿元,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今年,小店区继续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依托小店区招商产业园、电商产业园、阿里巴巴创新中心、奥美设计中心“四大平台”和专业化招商团队,打造以总部型楼宇经济、高端都市工业、城郊示范农业、产业聚集园区为主的“四大项目组群”,为小店区经济转型、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基础、积蓄力量。
依托第三方招商服务机构,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推进“项目+基金”招商,盯紧世界、国内、民企“三个500强”,引进一批投资大、效益高、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落户。
新建太原同创谷基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智能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领跑经济。计划培育10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5家省市双创示范基地,推动“双创”升级发展。全面落实“并州英才”“晋阳工匠”等人才引进工程,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振兴乡村
打造城郊农业新业态
今年小店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按照“政府主导+核心区带动+多产业融合+创新主体运营”的发展模式,组建区农投公司,全域推进农业产业“两廊五区多点”建设,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开创乡村振兴小店模式。
小店区将投入4亿元,继续支持以康乐欣、华辰等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特色农产品品牌化水平。大力推进王吴田园综合体、华辰农耕园特色小镇、五龙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把小店农村地区建设成太原城郊农业示范区的品牌区域,开创乡村振兴小店模式。
不仅如此,该区将加快建设高效现代农业,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试点启动王吴4500亩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鸿新农产品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行农产品“社区团购”模式。
大力扶持发展花卉产业,着力培育大德胜等一批本土花卉龙头企业和养花大户,建设集展示、交易、组培及种苗养植君子兰省级示范基地。
同时,发展维客家族等一批农产品网销企业,新建“乐小六”等农村电商10家。推进王吴田园综合体、华辰农耕园特色小镇、五龙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发展南部民俗文化休闲游、东部山区乡村休闲游。
要想富先修路,今年小店区计划新建“四好农村路”110公里,实施县乡公路路土分离整治,进行村外环路提档升级、农村硬化路“畅返不畅”整治、南部公路干线亮化“四大工程”。
优化城建
实现融合发展新格局
作为太原南部地域最广的城区,今年该区将紧抓中部盆地城镇群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二青会召开的重大机遇,改善城市风貌,提高治理水平,实现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高标准启动巩家堡、李家庄、小店城改、棚改、老旧小区等整体规划编制,引进实力雄厚的一流名企,逐步建成功能完备、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智慧小店新城。
加快推进剩余城中村改造工作,完成坞城、大村、黄陵等5个城中村扫尾清零,重点推进大马、小马、大吴等8个城中村改造。
今年8月,二青会即将召开,小店区倾力做好“三桥一路”服务保障工作,高标准完成山西大学、财经大学、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等6个体育馆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实施夜景亮化工程,提升城市颜值品位。
不仅如此,小店区紧抓中部盆地城镇群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北营北路、轨道交通2号线、学府街东延等工程,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打通城区路网“微循环”。改扩建真武东路、彩虹街等8条道路,启动昌盛街-滨河东路出入口改造工程,进一步畅通区内外交通网络。
城市在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刻不容缓。今年小店区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开展“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完成70条背街小巷、214个老旧小区整治,打造富康街等4个示范片区,努力实现创城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完”的工作目标。
本报记者 姚凡 实习生 郝妮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