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大地,生机勃发,又是一年植树季。
4月13日早上八点刚过,两辆校车载着山西大学商务学院80余名党员干部、植树工具、慰问物资驶上了去往武乡县的高速路。他们是深入扶贫结对帮扶村——武乡县石北乡楼则峪村开展精准扶贫义务植树活动的。学院事先购买了300余株油松树苗,全校党员干部还捐赠10000余元购买面、油等物资,为“扶贫爱心超市”补充生活必需品。
路上,党员干部们互相聊着各自帮扶贫困户的情况,议论着如何帮扶贫困户享受党的脱贫惠民政策,如何帮助贫困户巩固脱贫成果。
一到楼则峪村,车刚停,他们和帮扶的贫困户对接后,大家就扛起铁锹一起走到楼则峪村脱贫产业项目养猪场周围种树。党员干部们精神抖擞、干劲十足:下土梁沟壑,挥锹铲土、围堰浇水,你追我赶,忙碌了起来,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边植树,党员干部边和结对贫困户了解脱贫后的生活近况,规划2019年的致富打算。这次活动是落实《武乡县改善人居环境身边增绿工程实施方案》精神,按照以四旁植树、庭院植树为主导的村庄绿化标准,完成环村四旁建林网,进村街道有林带,房前屋后栽果树,村中空地全覆盖,人均达到3-5株树的帮扶任务而来。
在四年的帮扶过程中,山大商务学院精准施策,狠抓脱贫产业项目,楼则峪村贫困户增收如期脱贫。在下一步的扶贫工作当中如何巩固提升?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决定在创新帮扶方式上下功夫,建立“造血”长效机制,打造“商院扶贫林”,就是为了巩固脱贫成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记者了解到,自商务学院开展楼则峪村“私人订制”个性化帮扶活动四年以来,结合贫困户现状,学校制定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子女寻找就业岗位,采取“以购代捐、消费扶贫”帮扶措施,申请“一户一项”扶贫资金补贴,量化入股武乡县聚众富专业养殖合作社等,贫困户状况慢慢有了转变,家庭收入不断提高,不少人家还盖了新房。
植树活动结束后,党员干部和结对帮扶对象“私人定制”2019年脱贫巩固提升计划,不到脱贫不撒手。可以说,商务学院对楼则峪村精准扶贫的温暖阳光洒向每一个贫困角落,也勾勒出一幅脱贫致富的新蓝图。
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 通讯员 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