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客来安、福奈德……家住太原市南中环体育路某小区的张阿姨发现,自从2010年搬进小区,楼下的洗衣店隔三五年都要换一茬,到现在也都关停了。
“这冬天的衣服不好洗,想找个洗衣店真不知道还能往哪儿送。”张阿姨犯了愁。
传统洗衣店被动应战
互联网洗衣来势汹汹,正在逐渐分流传统干洗店的业务。
云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波告诉记者,他们近170个店,从过完年到4月份是洗衣业的旺季,平均每天每个店能接到40多件衣物。
“前几年洗衣连锁品牌大都是通过加盟等模式快速扩张,这两年除了受互联网洗衣的冲击,还要受房租、人工成本上涨影响,发展也不容易。”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这两年传统洗衣品牌也在试水互联网洗衣,谋求转型。
不少大型连锁干洗店就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用户提供上门取送衣物的服务。但是记者致电其中一家电话询问得知,上门取送需满足储值卡客户、清洗衣物在5件以上以及距离门店1公里范围内等条件,比较苛刻,并且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三四月份是旺季,忙不过来,不会上门取送。”
细分市场规范化管理是未来趋势
这两年,屡有各大洗衣平台获数百万融资的消息,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培育阶段的疯狂烧钱大战,“首单0元”“每件8元”等活动频频出现。
某业内人士称,前期的烧钱成功培养了用户手机下单洗衣的习惯,如今留下来的都是靠口碑相传的平台和相对忠实的用户。
互联网洗衣的企业也开始朝专业化转变,像易擦鞋就是瞄准的鞋子清洗和奢侈品皮具清洗的市场。
未来洗染行业是有数千亿规模的市场,精细化、智能化是大方向。“我们就是要像快递业一样,衣物能实时追踪,每一个环节都能在手机上查到,这样也能减少客户投诉。目前,我们也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平台,通过嵌入式的技术,基本已经可以实现订单的实时查询。”黄波告诉记者。
有数据显示,中国的洗衣市场规模目前已超千亿,而互联网洗衣公司的渗透率目前不及1%,依旧具备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面对巨大的消费市场,互联网洗衣与传统洗衣模式逐步走向结合,线上线下全渠道成为洗衣行业的未来。同时,从传统意义上的衣服水洗、干洗,继而过渡到鞋类、家居家纺和皮革清洗养护,更多的业务条线需要拓展,而每一个业务细分领域都有巨大的商业机遇在其中,一场由互联网洗衣引发的消费变革、商业变革正在缓缓拉开大幕。
“在线洗衣”标准出台保障洗衣质量
互联网洗衣企业在迅速扩张的同时,一些洗衣O2O平台为了快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在取、洗、熨、包、送等一系列洗衣的基本服务流程上根本达不到要求,从而使用户体验大大降低,出现了耗时长、洗衣质量无法保证等诸多症结。
“洗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技术活,一个合格的洗衣行业工作人员不仅需要熟悉了解衣服的面料、污渍的成分,还要对化学试剂的性质、温度对衣物及化学试剂的影响、洗衣设备的性能等多方面有着全面的认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洗衣行业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目前洗涤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专业水平远远跟不上行业要求。
也正因如此,洗衣行业一直是消费投诉的重灾区,送洗的衣物洗不干净,甚至洗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是在实体洗衣店,消费者可以直接找上门,但如果是在互联网洗衣平台上,追责可能会更麻烦。
有洗涤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洗衣行业单纯的线上模式常常会让消费者有“眼不见不实”的感受。目前,互联网洗衣主要存在物流、工厂、售后三方面的问题。若衣服出现了问题,客户投诉都要反馈到总部,解决问题往往把时间拖得比较长。
有传统洗衣企业人士表示,洗衣行业跟其他行业还是有些差别,毕竟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并不像其他行业一样十分普及。与外卖、网约车行业相比,洗衣这种刚需显然还不够“刚”,面向的依然是中、高消费人群。另一方面,因为衣物种类、面料材质和个性化要求,洗衣价格差别较大,难以达成行业“标准价”,传统洗衣连锁店要依赖门店之间、不同种类和档次衣物之间实现盈利互补,而不管是论袋洗还是20元“一口价”,都势必让互联网洗衣企业承压。
针对在线洗衣质量问题,今年2月21日,由中洗委申报立项的《洗染业O2O服务流程及规范》行业标准审定会在商务部召开。该标准规定了洗染行业O2O服务的术语定义、服务要求、交易要求、信息安全要求、操作流程、运输要求、服务纠纷、质量要求等内容。该标准是首次以行业标准形式明确洗染行业电子商务行为,对规范我国洗染服务市场,维护洗染服务企业及消费者合法权益,明确双方的需求和责任提供了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