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科创板,无疑是今年的一大热门话题。虽然目前仍在筹备过程中,但各路资金早已蠢蠢欲动:和科创板有关的各种主题基金都非常火爆,甚至连有参股科创板公司的上市公司股票也被炒作了一波不错的行情。
现在的投资者聊天,都和科创板有关:你开户了吗?敢炒吗?咋的炒?谈投资不说科创板,都有比较low的感觉。
九成够资格投资者开户
投资科创板,可不是和股票一样,想买就买。科创板是有门槛的:要有50万元证券资产还得有2年交易经验。
记者了解到,这个门槛将90%的中小投资者挡在了大门之外。够资格的投资者开户情况又是如何呢?
目前炒股已经是智能化了,股民不需要到营业部看盘操作,各种买进卖出操作、开户、转账等手续都可以在手机上搞定。因此,哪些客户已经开户,券商总部都有资料。不过,投资顾问对自己的客户还是比较了解的。
山西证券坞城路营业部的客户经理小静说,除了交易经验外,开通科创板的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资产要在50万元以上,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要求是积极和激进型,达到这些条件的客户本身就不是太多。但是够条件的一部分客户正在开通科创板业务。
安信证券晋中中都北路证券营业部投资顾问刘佳伟表示:满足科创板开通条件的客户确实是少数。目前的情况是够门槛的客户全部选择开通,临近日均资产50万元的客户都纷纷主动将资金打进账户来,等待满足条件后开通科创板业务。
广州证券太原南中环街营业部投资顾问张虎帅说,他们营业部客户科创板够条件开通的覆盖率目前是90%。
炒股20多年的老股民薛女士说,大学毕业工作不久就炒股,夫妻俩都有账户。总资产够了但是每人的账上都不够。为了炒科创板卖空一个账户不划算;为了炒科创板把一个账户的股票迁移到另一账户不知道目前能不能这样做?就算能做,肯定也得两个人在工作时间拿上身份证去证券公司办理,想想就麻烦。再往一个人的账户投入直到50万元也没有必要,炒股就是业余偶尔为之,已经成了习惯而已,但不是谋生手段……
可见,对于科创板开户大家热情都很高,但是也都比较理性,以前那种一窝蜂开新业务的情景,被冷静、理智的投资行为所代替,这也是多年投资者教育的硕果。
投资者有许多问题待解
记者采访中,投资者的讨论也是不绝于耳。
资深股民徐先生说:“第一,科创板和我们关系不大,因为它的门槛儿太高了。第二,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其余情况20%涨跌幅限制确实是很刺激。也许科创板开了以后,会把很多资金从主板吸引到科创板这边儿。毕竟上下20%的幅度诱人,获利也大。第三,如果50万元投进去,炒赔剩下20万元了,咋整?是把我踢出科创板,还是能继续炒呢?”徐先生觉得风险太大,自己目前不会选择。
记者归纳了一下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科创板拟上市的公司质量如何?注册制下该如何打新?科创板成交量如何,是否是一个交投活跃的市场?涨跌幅限制放大至20%,对于散户而言是否意味着风险更大?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参与科创板才能有所合理的回报?严格的退市制度等法制化力量的增强是否能切实维护普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广州证券太原南中环街营业部投资顾问张虎帅表示,对于科创板投资者有许多疑惑。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能有如此多的思考,说明投资者在趋于成熟和理性。从市场的角度而言,科创板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所有的疑问都有待实践去验证。毫无疑问的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正在步入快车道,一个融资功能和投资功能趋于平衡的制度正在建立并将对未来主板市场的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虎帅认为,科创板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生事物。从目前改革迹象来看是向纳斯达克靠拢的,有意的投资者不妨多研究美股的历史更有助于未来具体参与科创板的投资。
风险和收益永远并存
中北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王璐认为:“科创板符合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需求。资本市场一般人都认为是企业多层次,其实投资者也应该是多层次的。主板涨跌幅是上下10%,科创板涨跌幅是20%,把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和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分开。其实就跟银行理财产品一样,资金雄厚的投资者买高端几十万几百万元起的理财产品,一般投资者买五万十万元的理财产品,保守的老年投资者喜欢买国债,门槛低。这样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资金实力、风险承受力,把客户群加以区分,用市场引导是最合适的办法,每个投资群体都能找到自己的投资产品。”
安信证券晋中中都北路证券营业部投资顾问刘佳伟表示,科创板相较其他主板,更像是“硬核科技”公司的孵化器。翻看科创板的储备公司,他发现都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领域内。这些企业可能当下是新兴企业,体量小,盈利能力不足。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成长为巨无霸也不是没可能的。而且,对新兴企业的支持,也会使它们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源。
刘佳伟和张虎帅都表示,普通投资者符合科创板开户条件的,也都在开立账户过程当中,券商们也都给了便利和快捷,这也侧面反映出科创板带动的是一个完整体系的进步,不只是单点的突破。虽然直接参与门槛不低,但是通过购买相关基金就相对简单了。在股票市场上,同样存在机会,就像之前炒作科创板概念股的时候一样,精选标的,价值投资也是普通投资者可选的投资方法。
总体来说,新事物开始的时候都有上涨的红利,但如果过分上涨就有风险。科创板一样有机会也有风险,理性投资,才是最朴实可靠的理念。未来的股票市场,无论哪个板,最终都是优质企业涨得最长久,因此,大家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上市公司本身的价值是否有效得到了体现,而炒作、退潮这些事情,一定也会发生,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报记者 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