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贫困户牵着我的心

  忻州市五台县灵境乡地处大山深处,自然条件艰苦,缺乏产业支撑。全乡12个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68户、826人。经过多年的脱贫攻坚,该乡如今贫困户仅剩180人,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
  灵境乡的脱贫路上,乡长郑欣所付出的辛苦应该被大大记上一笔。郑欣今年34岁。作为一名基层女干部,她在工作中展示出了智慧、果敢、坚毅,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灵境乡下辖15个行政村,有996户人家2428口人,共有7940亩耕地。虽然耕种条件不好,但该乡天然草地资源却很丰富,全乡130余平方公里,60%的面积是草地,生长着472种优质牧草。郑欣一上任就认提出了“靠坡搞养殖”,多次与乡党委书记刘胜一同进村入户,了解养殖状况。在他们的推动下,灵境乡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起了规模养殖业,并提出了全乡养牛达到3000头、养羊6000只,户均3头牛、人均2只羊的发展目标。该乡西湾子村村民安清明在乡里的指导帮助下扩大了养殖规模,2018年,他家的羊存栏达到了110只,出栏51只,仅此一项收入就达到了5.6万元。
  乡亲们致富了,郑欣将目光放在了生态发展上。堡子沟村的王秀怀,过去家里养的牛都在乡里的草地上放牧。郑欣经常找他聊天,探讨种草养牛之路,请他为今后全乡封山禁牧出谋划策。在家中的耕地上种起了牧草的老王,喂牛更方便了,2018年出栏的3头牛给他带来了2.7万元的收益,他高兴地逢人就说:“郑乡长指的路没错,种草不耽误咱养牛,还环保哩!”
  2019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五台县委书记王继明到灵境乡考察,听闻郑欣产假还没结束就返岗上班,也为之动容。面对县委书记的关心,郑欣只是说,“我把我妈和孩子接到乡里了,工作家庭的责任一肩挑了!”事实上,她知道贫困户们离不开她,农民想富、盼富的事时刻牵着她的心。
  为了让灵境乡百姓早日致富奔小康,郑欣想了很多办法。
  灵境乡的气候适合藜麦生长。郑欣就与山西五台山天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谈合作,由公司与农民签订种植和销售合同,公司免费提供技术、籽种、农药、地膜、生物有机肥料,并负责回收,每斤藜麦包底收购价6元钱。截至目前,共有117户农民签约种植藜麦456亩,预计今年产量能达到7万余公斤,带动农民户均增收7000元。为了提高农民种植藜麦的技术水平,今年4月,“灵境乡藜麦种植培训班”正式开课了。与此同时,五台山天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结合灵境乡藜麦产品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准备通过深加工推出各种衍生产品,带动百姓增收。
  今年,灵境乡的干部还将办好10件惠民实事,包括新建白龙池、贺家庄2个卫生室;完成31户危房改造;培育1000亩沙棘林;建设30座卫生厕所等。这些事,郑欣都记在了笔记本上,每天拿出来整理一遍工作进度。
  搞产业、谋发展、办实事。郑欣常说的一句话是:“村里的贫困户就像我的孩子,日日牵着我的心”。正因为有了牵挂百姓的干部,灵境乡的脱贫之路才越走越顺,惠民实事才越办越好!

本报记者 畅雪 通讯员 张建峰 金俊贤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4-18期

  • 第2019-04-17期

  • 第2019-04-16期

  • 第2019-04-15期

  • 第2019-04-14期

  • 第2019-04-13期

  • 第2019-04-12期

  • 第2019-04-11期

  • 第2019-04-10期

  • 第2019-04-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