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梨产业振兴隰县记

  • 隰县梨花节活动现场。 本报首席记者 王蕾 摄

  •   什么样的礼物可以代表山西?
      在过去看到这个问题,人们的脑海里大多会浮现出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山西特产:沁州黄小米、宁化府老陈醋、太谷饼、吉县苹果……不过,近几年再谈论到这个问题,有一样东西肯定会提及,那就是——“玉露香梨”。玉露香梨个头大、果型端正、果面光洁,具有皮薄、肉细、核小、含糖量高等诸多优点,被国家梨产业体系专家公认为“中国第一梨”,更让它首次培育就获得成功的故乡——山西隰县驰名中外。近年来,隰县坚持走“一县一业”玉露香梨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县的发展之路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全面推进该县主导产业以梨为基、多元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

    从枝到花,以梨花为媒叫响品牌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4月14日,当记者来到隰县武城镇玉露香梨种植基地时,只见数千亩梨花竞相绽放,洁白如玉般暗香浮动、沁人心脾。走进梨园,仿佛步入了一片迷人香雪海,梨树下观赏、游玩、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正是素有“中国好人县”和“中国金梨之乡”美誉的隰县举办的第九届玉露香梨花节现场,梨花灼灼盛开,用最迷人的姿态诚邀八方宾客畅游花海,共享人间最美四月天。
      记者了解到,本届梨花节从4月10日持续至4月22日,由隰县总商会主办,包括开幕式、文艺演出、非遗文化展示、篝火晚会、招商引资洽谈及集中签约仪式、“玉露香梨”发展专家论坛研讨会等活动。
      “梨花节旨在以梨花为媒,以文化为内涵,以系列活动为载体,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叫响我们的‘玉露香’品牌,加快农民增收致富达小康进程。同时,通过全方位、多元化宣传展示隰县梨果产业和旅游资源,以节扬名,以节交友,以节厚文,以节活县,进一步彰显魅力隰县新风采。”隰县果业局党支部书记吴德平表示。

    从客商到电商,小梨果对接上大市场

      目前,隰县全县梨果总面积达38万亩,其中玉露香梨的面积超过23万亩,预计2020年总产8亿斤,产值24亿元,隰县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玉露香梨第一县”。
      不过,随着规模和产量的扩大、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梨果产业出现以假充真、产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面对这样的考验,隰县县委、县政府反复研究,创建了玉露香梨溯源体系和原产地电商平台,一个小小的县城踏上了电商的“快车”,产业发展又快又稳。
      “我种梨20年了,7亩地过去种的是酥梨,一年能卖4万多元,后来换成‘玉露香’,能卖13万多元!”午城镇下阳德村村民张教明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他的儿子在我省某煤企的一家焦化厂工作,一年的收入都没有他卖梨挣得多。
      全县致富带头人张小平则得意地告诉记者,他的微信上有2000多位联系人,其中近三分之一都是做水果生意的。“我的妻子还在百度上面做了一个推广平台,我们每年产的梨都不够卖的。”
      这些梨果大户的笑容承载了该县农村电商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可溯源二维码的裂变效应使玉露香走上互联网,对接大市场;由政府出资、县长亲率120名农民远赴浙江进行电商培训,开启了农村电商的燎原之势;电商一条街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公共服务中心的建立,更解决了梨果资源分散、效能不高等问题。
      “过去是坐在地头等着客商来收,现在是农民自己通过电商进行销售,倒推了梨果产业的发展,撬动了梨价走高,直接增加了梨农收入,提升了农民电商的整体素质。”隰县县委宣传部部长马兰明表示。

    从脱贫到致富,“发财梨”成为水果“奢侈品”

      不懈的实践与创新,让隰县农村电商形成了“一街一码一品牌一体系”的特有模式。这种特有的模式也收到了特殊的效果,“土疙瘩”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变成“金疙瘩”,农村电商由工业品下行为主转变为农产品上行为主,2016年销售1.13亿元,2017年销售达2.18亿元,2018年的数字还未统计出来,但预计依然呈直线上升态势。
      在政府的保驾护航下,一个个努力脱贫致富的身影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
      王平,2016年还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7年,靠着发展农村电商他摘掉了“贫困户”帽子,2018年又承包了10亩果园,并打算新建一小型恒温库,打破梨果应季销售的瓶颈;
      王海萍,2016年组建电商合作社开始经营淘宝店和微店,帮助贫困户在线上售梨110余万元,2017年建起年产200万个的果筐厂,2018年销售额达6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
      张利州,隰县北纬36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采取“企业+订单+基地”的销售模式,开发出了70多款适合网销的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带动了100多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
      收入增加了,梨农的目光也长远了。“我们的梨要走高端市场,我打算把原来的15亩梨园缩减到7亩,把更好的技术运用到这7亩地的梨果上,果子大小、甜度、红晕都要进行严格的品控,争取7亩地的收入能够和过去15亩一样或更高。”张小平笑着对记者说。
      一个金灿灿的梨改变了隰县百姓的命运。正如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的评价:隰县发展农村电商路子是对头的,潜力是巨大的。记者获悉,截至目前该县共建立1140个电商创业团队,其中农村电商服务站160个,专业合作社88个,各类公司39个,个体户842个,根据淘宝网的基础数据,目前在淘宝网销售玉露香梨的网店达到132家,产品SKU(库存量单位)532个。

    本报首席记者 王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4-20期

    • 第2019-04-19期

    • 第2019-04-18期

    • 第2019-04-17期

    • 第2019-04-16期

    • 第2019-04-15期

    • 第2019-04-14期

    • 第2019-04-13期

    • 第2019-04-12期

    • 第2019-04-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