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区域新闻·大同

云州区:黄花香“飘”东南亚

  “以前,我也种了不少地,但是由于没有水浇地,靠天吃饭,一年忙活下来,除去种子、农药、肥料等成本,也落不了多少钱,根本不敢去想旅游的事。前几年,我们村连续打了17眼机井,现在村里的地大多都是水浇地了,区领导鼓励我们种黄花,家家户户的收入都翻了好几番,现在我们的日子丝毫不逊色于城里人。这次出国赴东南亚旅游,沾得可是黄花的香气啊!”大同市云州区瓜园乡西紫峰村农民王玉贵脸上写满幸福和激动。
  “北京、杭州、云南、江西等地我都去过。上个月,我又去了泰国旅游。”今年63岁的王玉贵身材高大,皮肤黝黑。2011年以来,云州区把黄花产业确立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配套出台了土地流转、资金扶持、技术服务、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扶持黄花产业发展的政策。王玉贵积极响应区里的号召,几年下来,他和儿子种了30亩黄花。为了预防阴雨天黄花无法晾晒的问题,又建起了冷库。2018年,纯收入10多万元。“这几年,我家的水浇地种了黄花,还有七八十亩旱地,种玉米、小杂粮,购买了玉米收割机、拖拉机、旋耕机等机械,全部是机械化种植,也不是太劳累。去年玉米卖了13万元。”王玉贵一边浇黄花一边高兴地和记者诉说着。
  “出去走一走就是不一样,看看外面的世界,心情放松了,眼界也开阔了。等春忙完了,我准备和老伴再去台湾转一转。当然,咱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全村人都富了才算富。我经常和大伙儿谈论成立黄花合作社的事,大家一起干,一定能做得更好。有钱了,都能出去逛一逛,见见世面开开眼界,让外界都知道,咱大同农民也能出国旅游啦!”
  随后,记者又来到距离西紫峰村五公里的东坪村。在街头,见到了和王玉贵一起去泰国旅游的马占礼。现年68岁的马占礼精神矍铄。“出国旅游感觉就是不一样。这次我们是随团旅游,出去6天,主要是去了泰国普吉岛。奇形怪状的小岛、钟乳石洞,清静悠闲的海滩,温暖又清澈看不到底的海水,拍岸的浪花,真的很放松!”马占礼兴奋地告诉记者。
  马占礼种了15亩黄花,去年是第三年,虽然没有进入盛产期,而且受阴雨天影响,也收入了1万多元,加上其他种植,收入2万多元。马占礼的老伴因患脑梗塞而瘫痪,三个孩子都成家在外,本来是符合低保的条件,但他却主动放弃了申请。“咱是退下来的村干部,我种黄花、种地的收入够老两口生活了,把党的好政策给了那些更困难的人吧!”老人露出淳朴的笑脸。 (魏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4-28期

  • 第2019-04-27期

  • 第2019-04-26期

  • 第2019-04-25期

  • 第2019-04-24期

  • 第2019-04-23期

  • 第2019-04-22期

  • 第2019-04-21期

  • 第2019-04-20期

  • 第2019-04-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