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脱贫路上,我们也不掉队”

—— 沁水供电公司帮扶贫困户小记

  4月下旬,万物待长。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村民张雷家的樱桃园里却已人头攒动,满是丰收景象。
  南阳村是省级贫困村,地处沁水县西南部历山脚下,全村230户人。近年来,在沁水县供电公司和晋城市政府办公室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村里的贫困户一个个开始脱贫致富。张雷坐不住了,去年他在村西头的山脚下种植了20多亩樱桃。为了加快樱桃成熟期,提高效益,张雷栽种了成品苗木,又贷款安装上了恒温大棚。
  可是樱桃好吃树难种。树要长得好必须灌溉好,浇水成了一大难题。果园不远处有一个小水库,张雷原本盘算着买台汽油发电机,抽水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但由于山势落差大,水管铺设距离长,水根本抽不上来。眼瞅着地里的樱桃树因灌溉不足叶子泛黄,水在跟前却用不上,妻子整天埋怨:“家里本来就没钱,为了这破果园又欠下一屁股债,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啊。”
  张雷为此急得团团转,只能骑上三轮水罐车到山里拉水浇灌,费时费力还不少花钱。山路崎岖难走,有一次他上山拉水,雨后湿滑,刹车失了灵,损坏了一辆三轮车,还险些把命搭进去。自此张雷下定决心,要架设一趟动力电到水库边,但水库离村庄太远,而且只有他一户人家,架设电线的成本很高,他犯了难。
  眼看樱桃树都快渴死了,张雷鼓足了勇气,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土沃供电所,想请供电公司算一下架线需要多少钱。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供电员工说,现在正在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不仅可以免费改造线路,针对定点帮扶的南阳贫困村,沁水县供电公司还要实施路灯亮化工程,山里晚上再也不怕摸黑走路了。张雷心里乐开了花,他蹬上自行车回到家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夫妻俩乐得一夜没合眼。
  第二天,土沃供电所就安排工作人员到樱桃园勘查线路。随后,供电公司投资5.49万元,架设供电线路500多米,把动力电架到了水库边,同时完成了全村路灯亮化工程,这也彻底解决了张雷的后顾之忧。
  有了水,樱桃救活了,产量也增加了,成色越来越好。这几天,供电公司帮扶工作队下乡“消费扶贫”,协助张雷的樱桃园开展了樱桃树认领活动,每棵树保证收购10斤高品质樱桃。通过“扶贫爱心超市”,工作队还承诺运用代销、促销、网上特色销售等方式,帮助村民的樱桃园畅通销售渠道。
  张雷家的樱桃一下子成了抢手货。他算了一笔账,原来樱桃亩产不到500斤,现在亩产达到1000多斤,当年就能把贷款还清了,家里还能有3万多元的纯收入。
  “脱贫路上,我们也不掉队。”张雷和妻子看着满树红彤彤的樱桃,满面笑容地憧憬着。

本报首席记者 王蕾 通讯员 田锋 宁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4-30期

  • 第2019-04-29期

  • 第2019-04-28期

  • 第2019-04-27期

  • 第2019-04-26期

  • 第2019-04-25期

  • 第2019-04-24期

  • 第2019-04-23期

  • 第2019-04-22期

  • 第2019-04-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