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计划生育协会在今年的年会上提出,要让有生育意愿的家庭“生得起、生得出、生得好”。这是我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行动,也顺应了广大百姓的需求,同时,也与当下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
顾名思义,“生得出”就是要让有生育愿望的夫妇在备孕方面有专家的指导,让他们能顺利地生出孩子;“生得好”,就是要通过医学的检测,让怀孕的夫妇能生出健康的宝宝;“生得起”,就是要将相关的政策落实到位,包括补助、报销等方面。
这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卫生、计生协、教育、保险等多个部门、多个环节。要真正实施好这项工程,需要这些部门共同施策,且政策措施只可相向,不可相逆。
比如说卫生系统,生殖科学研究部门可以通过一些医学手段,帮助有生育意愿的家庭尽可能怀上宝宝,各有关医院要配备好可以给孕妇进行指导的专家,提供较好的孕期相关检测,准备好待产的床位、医护人员等;教育部门要以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为前提,从学前教育抓起,引进更多的社会资本开展社会办学,包括开办民办幼儿园及中小学校等,让入园入托不再难,教育成本在百姓可接受的范围;各级计生协通过职能转换,实施更多的具体关怀项目等,探索0-3岁婴幼儿照护和早期发展服务模式等,让计生家庭尽快走向富裕;保险部门落实好相关政策,让已经怀孕的夫妇能够生得起孩子。
这些部门的相关政策综合相加,才会叠出几何效应,为有生育意愿的家庭尽最大可能免去不必要的后顾之忧。
只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使山西的人口比例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达到均衡,人口安全得以保证,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这样发展的人口,对家庭而言,有利于改善结构,增强代际支持功能,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增进家庭福祉。
对整个山西而言,一方面,可以向人力资本强省转变,消除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稳固内需,拉动消费,带动投资增长,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逐步实现城乡、区域、民族间生育政策的统一,平衡性别结构,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