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变得更美好,让文明之花盛开,让小店区更加自信、更有创业的激情……小店区全区人民,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共同的梦想,正在努力前行。
今年以来,小店区按照太原市创城工作任务,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牢牢扛起创建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使命,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着重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创城水平。
城区人居环境日新月异
每个周六清晨,在坞城街道有一抹亮丽的“中国红”格外美丽。创城志愿者拿着袋子认真地捡起地上每一个烟头,清理垃圾和狗便。这已经成为坞城街道的一项惯例,长期地延续下来。
在这场创城接力赛中,坞城路街道的志愿者正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积极宣传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理念和行为规范,引导群众养成“烟头不落地”的行为自觉性,引导辖区居民群众共同营造文明、干净的生活环境。
如今,在坞城路街道的辖区内道路干净整洁、车辆文明停放,行人文明礼让,文明之风处处可见。坞城路街道的变化,只是小店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居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小店区还有这样一个变化,在社区周边或者主要道路,都设置了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导视图,将医院、学校、市场、公园、银行、公厕、社区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公交场站、通讯营业厅、主要商场超市等公共设施清晰标注。
这些渐变的点滴,打开了一扇扇文明的窗口,小店区正在展示着创建与发展、发展与共享的思辨关系。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开展,小店区的文明创建工作也吹响了攻坚战的冲锋号。按照创城工作“两推两提一整治”总体思路,小店区举全区之力全面提升创城水平,辖区的人居环境日新月异。
以群众满意为创城标杆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一座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创城工作不仅是塑造一个城市品牌,更是小店区人民心中的共同梦想。
“创城工作始终把‘为民创建’作为根本宗旨,以‘群众需求’为标尺,用‘人民满意’来衡量,持续提高城市建管水平,进一步建设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的文明城市,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小店区创城办负责人在采访时说出了创城工作的心声。
今年以来,小店区围绕美化市容环境、规范公共秩序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创建方案。建立“街巷管家”、小区文明巡访员责任机制;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建立杂物清理常态化机制;建立“公厕长”责任机制,让每一个公厕实现“牌上有名字、事情有人管、责任有人担”。
不仅如此,为了加快创城改造步伐,给城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小店区从5月初开始,仅用10余天时间,全区10个街道、乡镇均加快了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拆违治乱综合整治力度。240个需要进行清理整治的小区,已经有131个开始进行整治,51个完成整治。82条需要清理整治的背街小巷,65条已经开工整治,22条完成整治。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小店区悄然发生着可喜变化。公共设施日趋完善、大街小巷干净整洁、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一朵朵文明之花正在这里绽放开来。
实干担当铸就城市标签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启动以来,小店区坚持全区动员、活动引领、以创促建,坚持天天有宣传、周周搞活动、月月掀高潮,全民参与、共创共享。
4月中旬以来,小店区180余家单位,每周六上午8:30至11:30,深入建成区范围、城乡接合部,与城市社区、农村结对,开展创城助力“双月攻坚”志愿服务,将小店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不断推向新高潮。
按照“双月攻坚”要求,全区继续推进引深“九乱”专项整治,开展文明有礼、文明排队让座、文明驾驶、文明行路、文明清洁等活动。同时,开展“烟头革命”、规范建筑工地、规范门头牌匾、公厕建设及达标、城市静态交通管理等专项行动。
5月份,小店区组建了以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区级文明巡访团。46名文明巡访员负责小店辖区创城的巡访检查、监督、宣传等工作,包括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商业街区、小区院落、公共场所等。巡访员们划片包干,做到定期巡访,对于不文明行为及时劝导并制止,加强了对城镇市容环境、公共秩序等各方面的巡访巡视。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小店区上下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勇于担当、快干实干铸就城市新标签。街道社区干部,以大街小巷作考点,层层包干、人人分片,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文明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着文明的故事,都在积极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 姚凡 通讯员 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