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份,岚县梁家庄乡草城村的绿康源香菇种植基地里,新一批的香菇又到了收获的时节。65岁的刘继梅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轻轻采摘、小心放置、分级分类,这些蘑菇将从她的手里走向人们的餐桌,小小的食用菌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一刻,她的脸上写满丰收的喜悦。
“我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自从村里有了菌业公司,我就来采摘蘑菇,一个月至少收入2800块,比在外面打工的年轻娃娃都挣得多。”据刘继梅介绍,村里像她这样的贫困户还有很多,通过香菇产业的带动,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特色产业助力群众脱贫
梁家庄乡位于岚县西北方向,2014年以来,全乡建档立卡共5个贫困村,全乡贫困人口833户、2205人,巨大的脱贫压力摆在全乡干部群众面前。
面对困难,梁家庄乡通过特色产业扶贫行动,全面提升贫困村的产业竞争力,提高贫困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收益,加快贫困农户的脱贫致富步伐,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作为产业扶贫的主要抓手,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目标,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扶持对象
立足文化底蕴和比较优势,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增收脱贫,为全乡实现脱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在2018年全县脱贫摘帽中,梁家庄乡率先实现了整乡脱贫。
因地制宜香菇产业脱颖而出
调查发现,梁家庄乡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山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山地垂直气候差异明显,有多层次山地立体气候和多种多样的地形小气候,为食用菌栽培提供了良好的立地气候条件。岚县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年产杂木蓄积量充足,杂木资源丰富,香菇生产主要使用杂木资源,岚县在环境及原料上基本能满足香菇的生产需求,能够使资源永续利用、产业永续发展,为脱贫致富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在梁家庄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指引下,以“政府+企业+精准贫困户”的模式与企业和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做大做强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为推动顺利运转,制定“关于村集体领办经济实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又称‘乡七条’)”,为草城村香菇产业项目发展进行了规范与指导。岚县绿康源香菇有限公司因时而动。
带动就业成就群众致富梦想
据了解,岚县绿康源香菇有限公司总投资320余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32万元,扶贫资金93万元,其他扶持资金95万元,已建成全钢架结构出菇棚87座,高标准菌棒生产车间2座,储存量为100吨的160m2冷库1座,原料搅拌房1座,工人宿舍、办公用房193m2,配套购置环保供热、供水设备和食用菌生产线各1套。目前公司年生产菌棒50余万棒,产出香菇250余吨,年产值可达300余万元,年创利可达150余万元。
同时,2018年带动袁家村22户、50人,索家坡村14户、53人,上马铺村19户、67人,实现贫困人口年均所带资金8%的收益。吸纳贫困劳动力进厂就业,月收入2800元以上,使其在获得工资收益的同时,还能提高劳动技能,掌握一些香菇栽培技术,为将来更好地增收致富奠定良好的基础,巩固了全乡的脱贫成果。
据绿康源的负责人赵经理介绍,最近几天正是香菇销售的旺季,每天都有前来收购的客商,每天能出货1吨左右,特别是最好的品类——花菇,都是被外商收购出口,最好时一斤可以卖到48元,是名副其实的金蘑菇。香菇产业发展为贫困村输入了造血功能,激发了贫困户的积极性,有效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成果,真正实现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刘宪芳 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