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地绿、水清、村美……清徐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让农村干净起来,时间紧、任务重,既要做好看得见的“面子工程”,也要做好看不见的“里子工程”,最终做到“内外兼修”。
笔者认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想取得实效长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逐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投入机制。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政府支持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收益较好、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同时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
二要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目前,一些地方不够重视运行机制建设,上级不检查不动,媒体不曝光不动,工作被动应付的现象相当普遍。要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进农村环境管护机制创新,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三要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保障村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农村往往居住分散,如果没有群众的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很难办好,投入再多的资金也很难取得好效果。要想方设法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让群众真心支持、真心参与。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要有打攻坚战、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久久为功,全力以赴。要坚持把农村环境治理与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农民收入增加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标本兼治,从最基本、看得见、农民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抓起,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