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区域新闻·大同

脱贫致富路上的领头人

——记阳高县狮子屯乡东双寨村党支部书记谷爱军

  6月25日上午,阳高县狮子屯乡东双寨村扶贫蔬菜大棚园区的交易市场上,村民们刚刚采摘下来的蔬菜堆放得像小山一样,个大新鲜的青椒、鲜嫩水灵的尖椒……运菜的车辆不时穿梭在收购商的大货车旁边,人来人往,一派忙碌的景象。
  “其实也没啥!要说我们村最大的成就,就是这些大棚。”
  谷爱军说的大棚就是由帮扶单位阳高县财政局和乡村两级于去年共同建成的210栋蔬菜大棚,覆盖210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实行分棚到户、自主经营,这“一村一品”的产业如今成了该村脱贫致富的“聚宝棚”。“这个项目去年一个棚平均纯收入八九千元,今年预计能超过一万元。”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

  2017年底,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谷爱军和乡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瞄准产业结构调整,决定走一条“循环经济”的产业新路:流转土地243亩,建210个集中连片蔬菜大棚,统一技术指导,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主经营。但是在土地流转上,谷爱军万万没有想到会有那么难。

“上任老书记都没办成的事,他能行吗?”

  “那几天,我整夜整夜睡不着觉,3个月下来足足瘦了十几斤,”谷爱军暗下决心,“这个地要是解决不了,我这个支书宁肯不当。”于是通过亲戚好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各种办法都尝试了,最后硬是把“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的乔占顺给感动了。
  “是谷书记的精神感动了我,我也不能不顾全大局啊,”70多岁的乔大爷最后终于妥协。

“发展规模养羊,扩大村民收入”

  东双寨村有2200多人,840多户,蔬菜大棚毕竟只能带动一部分人,为了使更多的村民同奔小康,谷爱军又瞄准了养羊产业。
  说到养羊,就不能不提谷爱军在外闯荡的经历。20多年前,年轻的谷爱军在外闯荡十几年,做过生意、干过零工、贩卖过生猪……闯荡的经历使他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他发现养羊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2014年谷爱军毅然回到家乡发展,先是担任村委会副主任,办屠宰场,后来发展养羊,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的养羊大户越来越多。
  “现在我们村养羊500只以上的就有20多家,加上散养户,全村养羊就有40多户,仅此一项,农民就可增收许多。”谷爱军介绍道,“下一步,我打算规模发展养羊,扩大全村更多的经济收入,形成人畜分离,这也是我的另一个心愿。”

“我们的目标就是带领全村群众同奔小康”

  “自从尖椒成熟上市以来,我家这个大棚的尖椒已经卖了3500多元钱,估计今年总收入能达到一万五。”“在谷书记的带动下,现在养羊成了我的主业,今年收入个三四万不成问题。”“我们能有今天的好光景,关键是有个好的带头人。我打心眼儿佩服谷书记!”东双寨村的村民们高兴地说。
  “我们的目标就是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同奔小康。”谷爱军说。据了解,东双寨村去年人均收入达到7400元以上,该村党支部也被县里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谷爱军也被大同市市委、市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基层模范干部”。(卢永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7-02期

  • 第2019-07-01期

  • 第2019-06-30期

  • 第2019-06-29期

  • 第2019-06-28期

  • 第2019-06-27期

  • 第2019-06-26期

  • 第2019-06-25期

  • 第2019-06-24期

  • 第2019-06-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