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7月15日讯(记者 王波 通讯员 杨润德)今年以来,晋源区认真贯彻“环保先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属地管理责任,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全面推行车辆“五化”(组织化、规范化、信息化、规模化、洁净化)管理要求,紧盯源头、中途和末端三个重要环节,建立起源头预防、中途严管、末端快处的渣土车运输全时段、全流程管理体系。
据介绍,“五化”管理是晋源区严控道路扬尘污染,加大道路运输企业车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组织化”即运输企业运输车辆需由城管等多部门联合审批,联合监管,做到源头可溯可控;“规模化”即通过整合小零散运输企业,做到减辆数、扩规模、提管理;“信息化”即所有渣土车辆实施定位系统全覆盖,实现全程在线监控;“规范化”即渣土运输车辆必须全程密闭运输,靠右行驶,限速40公里/小时;“洁净化”即在所有运输企业车辆100%使用天然气、电力等新能源的基础上,必须确保上路行驶的运营车辆车身整洁、轮胎无泥。“五化”管理机制的推行,实现了监管部门对渣土运输车辆的信息共享,进一步强化了对道路扬尘的管控力度,有效减少了渣土运输车辆的违法违规行为。
目前,晋源区内12家水泥制品企业、20家渣土运输企业和太原康培冶峪渣土场已全部实现渣土运输车辆“五化”管理,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成效显著,连续三个月退出太原市中环内扬尘污染最严重的10条道路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