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阳曲县委、县政府在会展中心举行阳曲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活动。该活动结合阳曲县的实际,按照“放、管、服”改革的思路,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阳曲县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即社会各界对阳曲县政务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政府“放权”改革成效的评价和政府“服”务企业成效的评价。
从2017年开始,阳曲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全县重点工程项目。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切实解决企业、居民在生产经营、办事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经过两年多的实践,阳曲县趟出了一条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路。
改善办公环境,在“硬实力”上下功夫
2018年初,阳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政务大厅建设,在阳曲县贫困县的基础上,对标国内发达地区建设经验,高起点规划,创新工作思路,采用与阳曲县农商行“政银”合作的方式,投资7000余万元,对政务服务新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
据介绍,新中心于今年3月26日全面完成搬迁入驻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600平方米扩大到5500余平方米。进驻审批服务部门(单位)35个,设办事窗口104个,后台审批室42个,新增设交警队秩序业务,自来水、天然气、供热交费等便民服务窗口,其中交警队车管和秩序业务整建制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设窗口办公属太原市首家,真正实现了让企业和群众“进一道门、办所有事”。
与此同时,阳曲县还高标准建设招标室3个,党建室1个,图书室1个,形成集商事服务、自助服务、不动产交易、社保服务、便民服务、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帮办代办服务八大功能于一体的政务平台,进一步优化提升了“一站式”功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阳曲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中心侧重“智能化、自助化、移动化”建设,先后投资500余万元为中心采购了智能化、自助化设施、设备。同时,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经阳曲县委、县政府研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成立了阳曲县政务服务代办中心,公开招录了12名大学生,主要开展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等代办和咨询引导服务。自成立以来,代办中心用最简的流程、最短的时限、最优的服务共为154家企业提供了全程“管家式”代办服务。
转变政府职能,在“软实力”上谋实效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企业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好、更快、更便捷的服务,阳曲县围绕“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要求,制定了县党政领导对接服务转型项目坐班制度和跟踪回访等制度。
阳曲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带班,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每周五下午在政务中心对接服务企业现场办公,对企业和部门反映的问题予以现场解决,不仅架起了政企沟通的桥梁,还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变企业“来回跑”“多头跑”为“干部跑”。
自2018年5月18日实施以来,阳曲县党政领导坐班19次,接待企业60家,帮助企业解决在项目落地、手续办理、开工建设等方面问题72件,让企业真正体会到了阳曲县尊商、亲商、重商的良好环境,得到了企业的广泛称赞和认可。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2019年,阳曲县政务服务中心还紧紧围绕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一窗受理”工作。通过整合市监、税务、刻章、社保等窗口到一个平台,增设了“企业开办代办”窗口,由成立的代办中心人员负责代办服务,申请人只需带上身份证即可在代办窗口完成所有前期所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名称核准,再通过代办服务窗口将材料分发给市监、税务、刻章、社保等窗口,可使企业少跑4个(次)窗口、少提交5份材料、办结时间减少一天,大大提高了企业开办效率。
优化业务流程,在“巧实力”上见成效
2019年以来,阳曲县政务服务中心税务局窗口全面贯彻落实省、太原市关于做好“减税降费”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的总体要求,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利用电子税务局等工作平台,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纳税人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通过升级“清单式”退税模式,初步实现了办理退税可以“一次都不跑”。将户均退税时间由原来的15天降低为3天,退税时间压缩80%以上。“免填单式”退税取消了原有的书面退税申请及纸质完税证明,纳税人只要口头提出申请即可,无法现场办理退税的纳税人,还可以享受网络退税服务,即通过微信、电子邮件或传真等方式办理退税,由税务人员帮助纳税人远程办理退税。同时,实现车辆购置税和简易注销业务网上办理。纳税人只需登录山西省电子税务局官网,即可实现“一键办理”。截至目前,税务局窗口进驻政务大厅后共办理业务11634笔。
在优化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流程方面,阳曲县政务服务中心按照要求将窗口重新整合,设立了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窗口。申请人通过“阳曲政务在线”微信平台获取办事所需材料后,一次性提交给不动产“一窗受理”窗口,由工作人员分类共享到房管局、税务局后台审批人员,实现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改革后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的推行,让办事群众和企业实现了进一个大厅、对一个窗口、交一份材料、跑一次办结,真正做到了优流程、减材料、提效率。
本报记者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