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治7月23日讯(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张玉林)记者日前从沁县供电公司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公司大力开展业扩报装接电专项治理,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便捷、高效”的办电服务新模式,将“互联网+供电”思维引入供电服务领域,让客户多走网路少走马路,全力确保“放管服”落地,着力实现营销信息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电力”指数不断提升。
据介绍,截至目前,沁县一般工商业电价两次分别降低2.55分/千瓦时、4.02分/千瓦时。电力行业增值税率由16%调整到13%,为4212户工商业用户减负22.9万元。今年上半年高压平均接电时长为31天,较去年同期减少10天。新增光伏用户120户,容量3197.1千瓦,上半年为光伏用户结算电量245.94万千瓦时,电费165.35万元,其中为扶贫项目结算电量为69.90万千瓦时,电费68.50万元。特别是在今年沁县遭受几十年不遇的严重旱灾情况下,该公司及时开通办电绿色通道,为22个乡镇饮水排灌工程恢复用电业务,对申请恢复用电的用户,保证当日送电,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帮扶服务,为沁县抗旱救灾、抗旱保产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电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