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三个首次”“九个之最”

“二青会”亮点多多

  • 全身心投入的“二青会”志愿者

  •   

    “‘二青会’是在全面深化体育改革背景下举办的一次综合性体育运动会,更是在备战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和卡塔尔世界杯三大任务背景下举办的一次体育盛会。既具有以往综合性运动会的特点,也在方方面面体现了体育改革的开放姿态。在任务艰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经过多方努力,‘二青会’体现出了几个亮点和特色。”7月24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召开新闻发布会,组委会负责人作了如此介绍。

    在项目设置上有“三个首次”

      “二青会”在项目设置上首次设立了冰雪项目。以往大型运动会,包括奥运会,都是夏季项目和冬季项目分开举办,有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一青会”也只有夏季项目,“二青会”首次设立了冰雪项目,将冬奥会项目纳入青运会,来晋参赛运动员将达到1.9万人,整个参赛规模接近2.8万人,超过以往的综合性运动会。
      首次设立了跨界项目。“二青会”设置了7个跨界跨项全能项目,这些项目全部为新增项目,对今后强化人才发现、选拔,改善相关项目后备人才匮乏现状有较大的作用,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短时间内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举措。迄今为止,这也是历史上综合性运动会第一次采取这样的项目设置。
      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运动会。既有冬季项目,又有夏季项目;既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育舞蹈项目,又有跨界项目;既有体校组,又有社会俱乐部组,应该说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体育赛事。

    在比赛形式上有“三个之最”

      在比赛形式上,“二青会”项目设置最多。目前世界上项目最多的综合性体育赛事是雅加达亚运会,有40个大项。而“二青会”项目设置49个大项、1868个小项,比“一青会”的26个大项多出近一半。“二青会”夏季项目按照2020年东京奥运会比赛项目设项,冬季项目涵盖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绝大部分项目。其中,山西承办了大项的71%,小项的72%。
      比赛时间最长。本届青运会首个冬季项目比赛已于今年1月14日在山西大同开赛,首个夏季项目冲浪项目比赛已于2月20日在海南省万宁市开赛。其他项目也在陆续比赛,将一直延续到8月。时间跨度之久、预决赛项目之多,将创历届综合性运动会之最。
      项目布局最广。本届青运会比赛项目布局在全国16个省份,对于我省不具备比赛条件的项目,将在其他省、市举行。我省承担的项目也布局在全省11个市、9个县、9所高校,把项目尽可能向市、县级体育场馆、体育小镇以及民营体育场馆设施延伸。目前,我省承担比赛任务的58个场馆已全部完工验收,并通过前期测试赛,对场馆功能进行了实战演练,完全符合比赛要求。应该说“二青会”是项目布局分布最广的一届运动会。

    在体育改革方面有“六个之最”

      在体育改革方面,“二青会”最具前瞻性。冰雪项目与跨界项目的设立主要是为北京冬奥会选拔人才,为北京冬奥会作相关准备。着眼于国家层面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人才选拔工作,所以说是最具有战略眼光、最具有前瞻性的体育盛事,这是国家奥运战略、冬奥战略的具体体现。
      最具参与性。体现开放办赛理念,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办赛。目前,共有37家民营企业与组委会达成赞助意向,赞助金额达1.36亿元,占资源开发总金额的32.4%。玉龙马场、山西极限运动中心、太原西山足球基地、临汾同盛中学体育馆、芮城圣天湖铁人三项等比赛场地,均为民营企业投资兴建,承办了“二青会”7个比赛项目,开创了大型运动会场地建设新路子。
      最具融合性。组织开展“迎二青、靓二青”专项攻坚行动,各市开展了比赛场馆周边的道路、桥梁、水电气、通讯网络、环境整治、美化亮化等城市风貌集中整治,太原晋阳湖、汾河三期、西山网红公路,临汾比赛场馆周边美化绿化,晋中“两下一进”市容环境整治等大幅提升了城市形象;组织开展“+二青、二青+”活动。在全省联动开展“迎二青”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大同环古城健步走、晋城半程马拉松赛、晋中全民健身跑等群众赛事接连不断,扩大了“二青会”和山西影响力。做好“二青+”,推广志愿文化,弘扬志愿文化。动员招募培训志愿者,做好志愿者饮食、休息等相关保障工作,提供志愿者工作室,尊重支持志愿者工作、志愿服务,既是对青年的锻炼考验,也是青年成长的机会;研究“二青后、后二青”。将举办“二青会”与完善群众健身设施、带动群众健身活动同部署。在全省布局安排了“二青会”场馆建设和比赛项目,并超前谋划新建改建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确保体育设施既服务好赛事又服务好群众,让百姓能够进得去、用得上、玩得好,使每一个比赛场馆都成为太原市民运动康体的好去处、全民健身的新高地。
      最具文化味。在组委会层面成立了青少年文化教育工作部。在青运村组织举办青少年书法绘画篆刻展、运动员才艺展,8月9日至17日期间,每天在青运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安排有适合青少年的文艺演出、非遗技艺展示。组织体育明星、冠军进校园,在体育中心举办新中国体育成就展。高度重视二青记忆留存工作,做好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移交,把真正代表青运文化的物品保留下来,建设“二青会”体育博物馆,为“二青会”留下历史记忆。
      最具节俭性。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场馆建设坚持“能用不修、能修不建”的原则,严禁借“二青会”名义大拆大建,大兴土木。比赛器材坚持“能赞助不借用、能借用不租赁、能租赁不购买”的原则,竞赛奖牌、证书制作及车辆保障、通讯服务等尽可能纳入资源开发范围,尽量不占用财政预算资源。调动民间资本投资体育设施建设的热情,民营企业投资建设了5个“二青会”场馆,节约财政资金2亿多元。充分利用原工务局办公楼集中办公,每年节约租用办公室费用上千万元,可累计节约3000多万元。
      最具创新性。“二青会”是全球第一场5G运动会。在采火仪式、火炬传递、誓师大会及赛事中,多次应用5G技术传输,观众可通过5G直播自主选择视角看、特定目标360度随意看、屏幕远近伸缩看,体验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青运会5G示范园区已在山西体育中心启动建设,这是全国第一个运动会5G示范园区。开幕式也将采用5G技术直播,把720度视觉效果和沉浸式演出立体式地呈现给观众。“二青会”火炬传递还首次采用高空速降传递,首创微信小程序传递方式,都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7-28期

    • 第2019-07-27期

    • 第2019-07-26期

    • 第2019-07-25期

    • 第2019-07-24期

    • 第2019-07-23期

    • 第2019-07-22期

    • 第2019-07-21期

    • 第2019-07-20期

    • 第2019-07-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