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太原新闻

杏花岭区:打响创城联动“攻坚战”

  • 杏花岭区志愿者在社区义务劳动。本报记者 姚凡 摄

  •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亮丽名片和内在气质。全国文明城市是每个城市都想获得的最高荣誉,更是一个城市的金字招牌。全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城区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人民群众的呼声,更是杏花岭区区委、区政府的工作目标。
      如何创建文明城市,怎样才能拿到这块金字招牌?唯有俯下身子,苦干、实干!
      今年以来,杏花岭区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和迎接“二青会”工作大局,强化工作督导,落实推进举措,持续推动“九乱”专项整治和“双月攻坚”十三个专项行,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创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高起点规划,补齐“短板”保民生

      农贸市场连着千家万户,因此也就有了“小市场、大民生”的说法。杏花岭区市场管理局以创城为契机,从改善广大市民的购物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角度出发,逐步推进农贸市场软硬件水平,经过持续努力,辖区农贸市场面貌焕然一新。
      以城北综合市场为例,区市场管理局与该市场对照城市文明创建测评要求,帮助并指导设立农残检测室,在醒目位置安装LED显示屏,组织人员开展市场农产品检测,每天在大屏幕上滚动播出,不断提高市场产品安全性。同时,让制度上墙,夯实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基础,真正做到了规范管理、增进民生福祉。
      “努力打造‘食安’工程,让老百姓来得舒心、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是我们积极工作的初衷。”该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除了继续推进提升改造工作,我们还将把工作重心转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全面指导提升农贸市场食品经营业户硬件建设,让百姓长期受惠。
      截至目前,全区计划整治集贸市场11个,去年已完成3个,2019年计划整治8个,“双月攻坚”计划完成8个,已全部开工,并且全部基本达标。
      值得一提的是,杏花岭区在开展创城攻坚战中,计划整治背街小巷共计185条,去年已完成80条,2019年计划整治105条,其中“双月攻坚”计划完成87条,现已全部开工,目前已完成4条,年底全面完成。

    高标准实施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杏花岭区在创建伊始,就提出“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要通过文明城市创建行动,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变化。
      走在杏花岭区的街道上,过去破损不堪的道路铺就得平坦整洁;道路一旁规划的自行车道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街道两边的门店统一了门牌,看上去整齐划一;多年的违章建筑得以拆除;新修的停车场规范有序……
      该区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批困扰市民多年的城市顽疾得到解决。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在“五纵五横”主次干道、商业区、公交站点、学校和医院等人流密集处投放烟头收集器400余个;拆除违规广告牌匾1470余处、高速公路违法“擎天柱”广告牌11块;结合居民停车需要的实际情况,进行停车位的规划,协调辖区及周边停车场地15处,进行开放式错峰共享停放,缓解停车矛盾突出问题;今年新建改建22座公厕的具体位置已确定,其中,15座公厕采用新型材料装配式,7座公厕采用砖混结构。15座新型材料装配式公厕中,8座预计7月底完成,其他7座预计8月底完成;7座土建公厕年底完成。
      不仅如此,该区积极在两路一道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对30条卫生问题严重的路段进行通报,督促整改。建立健全环卫常态化、长效化检查巡查机制,进一步提升区域环卫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对“两河”及小返河排污口开展了摸底,清除了“两河”河道滞留的生产生活垃圾和杂草,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为清水复流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高频率宣传 全民上阵共“创城”

      礼让斑马线、自发清洁社区环境卫生、志愿者关爱行动……每一项无不在为提升城市文明度而努力,创城工作不仅改变了环境的“面子”,更补实了文明的“里子”,结出了民生的“果子”。
      “证照悬挂到位,禁止店外经营,要防尘、防鼠、防蝇;食材要索证索票,食品禁止落地摆放;垃圾桶要密闭……”谈起创城标准,胜利街上餐饮业主张全保如数家珍。创城工作,除了整治提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硬件条件外,提高经营业户食品安全素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也是重中之重。
      每天清晨在五龙口海鲜市场,你总能看到这样的身影。他们穿着鲜艳的志愿者服装,自发地维护市场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把自行车按规定停放,监督商户规范经营……他们都是社区的退休职工,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为创城添砖加瓦。
      “我土生土长在太原这座城市,我看着太原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看着太原一天一天美好起来。如今,到了晚年,能赶上创城,能出一份力,甭提有多么自豪。”68岁的杨桂花高兴地说道。
      在杏花岭区,还有这样一些老旧小区,基础条件差、总量大,而且情况比较复杂。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深入一线,亲自上阵,对金刚堰小区、金刚里小区、矿机小区和程家村东巷等整治任务重的重点区域直接督导推动。同时,区四大班子成员深入包联街乡,全程跟踪督导推动。对各街乡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整治进行随机抽检,实地观摩,当场指出问题和不足,精准提出整改意见,有力提升全区创建水平。
      创城工作时间跨度大,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问题容易反弹。下一步,杏花岭区将短期整治和长期治理相结合,在深入抓好当前集中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深和加强工作中形成的老旧小区整治“四方联动”“三级管理”等创新举措。同时,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坚决防止反弹回潮。

    本报记者 姚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7-29期

    • 第2019-07-28期

    • 第2019-07-27期

    • 第2019-07-26期

    • 第2019-07-25期

    • 第2019-07-24期

    • 第2019-07-23期

    • 第2019-07-22期

    • 第2019-07-21期

    • 第2019-07-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