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垃圾怎么分,终端处理说了算

  •   在山西豫强物资公司旧衣物回收加工车间,工人正在紧张工作着。 本报记者 张剑雯 摄

  •   7月22日,位于太原市西山的山西豫强物资公司旧衣物回收车间内,针刺机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车间里一摞摞的旧衣服被打碎后经过针刺机加工形成无纺棉又被卖到了市场上。
      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每天大概要加工旧衣物7吨左右,要是到了冬天旺季,日处理量还会加大。
      这些旧衣物是人们通过源头分类投放收集来的。山西豫强物资公司从2015年成立到现在每年回收废旧衣物近3800吨,为太原的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多年来,我省的垃圾分类一直在路上。
      今年2月1日开始实施的《太原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作为一部地方性法规,让人们感觉到垃圾分类离市民生活越来越近了。
      “没有人喜欢被恶臭的垃圾包围,但却没有人能够不制造垃圾。”山西豫强物资公司的杨总说,“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曾经有一个央视公益广告给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垃圾是可再利用资源,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可以变废为宝,经过多年来的广而告之,百姓逐步形成了这个共识。
      说起垃圾分类,很多人都认为市民进行了源头垃圾分类,但到运输时还是“一锅烩”。
      那太原的垃圾分类工作又如何呢?太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太原市的垃圾分类工作中,可回收的垃圾已经分开,直接通过物资回收站这样的渠道回收了。主要包括衣物、纸张、饮料瓶等。另外有毒有害的垃圾,例如灯管、电池等,这些是有专门的渠道进行单独回收处理。至于厨余垃圾目前仍未实现单独回收,基本上还是用混装或者填埋的方式进行,市民们认为的“一锅烩”其实大部分是说暂时还没有分开的家庭厨余垃圾。
      除了家庭的厨余垃圾有待处理之外,街上餐馆里的餐厨垃圾处理早有了“归宿”。收运回来的餐厨垃圾经过处理,可制成有机肥料或动物饲料,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综合利用。
      这位工作人员坦言,垃圾分类工作很重要,其中关键有两点。一是源头上的市民们的垃圾分类意识;二是终端处理设施是否跟得上。市民该怎么分,关键要看这个城市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能处理什么。如果没有终端的处理设施,就算市民进行了前期垃圾分类,一样不能处理。
      据了解,太原市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建立了其他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及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废旧衣物、废旧电池等专项收运处理体系。
      目前,在位于清徐县柳杜乡东南社村南侧的循环经济环卫产业示范基地里,一座日处理3000吨生活垃圾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将于8月份投入使用。这意味着太原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除此之外,基地内规划建设的项目有厨余处理项目、大件垃圾处理项目、粪便处理项目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已经落地的项目有餐厨无害化处理项目、市政污泥和污水处置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不仅如此,为了解决这个基地距离太原市区有点远的问题,太原市还准备在市区周边建大型的转运站以及一些分拣设施。所有这些都是在为太原更好的垃圾分类做努力。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义务,是对人们习惯的重新培养。虽然新的垃圾分类会给个人增加不少的麻烦,但麻烦也得干,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这场垃圾分类革命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本报记者 张剑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7-30期

    • 第2019-07-29期

    • 第2019-07-28期

    • 第2019-07-27期

    • 第2019-07-26期

    • 第2019-07-25期

    • 第2019-07-24期

    • 第2019-07-23期

    • 第2019-07-22期

    • 第2019-07-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