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2019学年,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学校(以下简称晋中师专附校)党建工作赢得了上级党组织的高度肯定,晋中市标准化党建工作推进会和“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组织生活会标杆单位现场会在该校召开,晋中市教育工委命名该校为“示范型党组织”。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该校这一学年也涌现了诸多亮点:
该校荣获全国首批家校共育数字化试点校、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高校创客联盟实践基地校、山西省文明校园等一系列殊荣。
教师队伍围绕立德树人,以良好师德师风促教学教研水平提升,新研制了7本涉及育人特色的兴趣类校本课程。《德育课程滋润心灵》工作经验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马莉婷等老师在榆次区、国家级课例赛讲中荣获一等奖;赵兰芳、薛峰老师双双荣获山西省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赵敏等30余名教师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学生全面发展再迈新台阶。啦啦操社团荣获全国啦啦操联赛第一名;机器人社团荣获省第18届中小学机器人超级轨迹赛小学组和初中组的二等奖;足球社团荣获榆次区小学生足球联赛第二名;柔力球社团荣获晋中市柔力球比赛二等奖;舞蹈合唱社团《四季的问候》等四个节目荣获榆次区校园文化艺术节一等奖;初中质量综合评估位居榆次区第三,晋中市第五,初中部连续6年荣获榆次区中考质量先进单位。
这些可圈可点的成绩,是晋中师专附校党支部和校委会坚持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齐心协力践行“为学生一生储备幸福”办学理念的结果!
强化班子,带好队伍:“为学生一生储备幸福”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
晋中师专附校自2012年建校以来,坚持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发展方向这一根本原则,使践行“为学生一生储备幸福”这一办学理念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不断强化。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该校党支部和校委会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了党支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
“我校将党支部与校委会有机统合,”晋中师专附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郭长安向记者介绍说,“我把支书和校长两职‘一肩挑’,支部班子成员和校委会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明确了党支部与校委会领导班子的共同目标和职责。”
同时,该校党支部设立了5个特色党小组,分别与办公室、教研室、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等科室进行融合,使这些党小组在不同岗位发挥着先锋模范、引领和示范作用;把党的政治核心功能打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党组织民主监督机制实施等与党建有关的重要工作,与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工作有机整合,使党的建设有内容、有靶向、接地气,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此基础上,晋中师专附校加强校级领导班子建设,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十九大精神”,在“三个结合”“三个贯通”上下功夫,以学促做,切实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政治站位;在全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中,校级领导班子从行动上聚焦“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完成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并自觉对表省市要求、对标全国一流名校——辽宁盘锦市魏书生中学,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摆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创新推出“6+N”“党员活动日”模式,其中的“6”,指集中学习、现场交纳党费、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开展民主议事、推选“敬业微故事”、“党员展风采”6项“规定动作”,“N”指结合实际开展的创新特色项目;在率先垂范上,校级班子成员在完成规定课时的同时,积极带课、听课、评课、参与教研活动,深受教师好评;学校中层以上领导把规矩纪律挺在前面,强化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了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为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教职工队伍,该校党支部带领5个党小组,多方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分别对立德树人、课程研发、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校园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示范;支部实行党员包班制,坚持党员教师“五个一”示范引领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创优争先”氛围,带动了全校教职工队伍的建设。
据记者了解,在党建引领下,晋中师专附校教职工队伍建设出现了许多新亮点: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并重,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通过开展“四评议三自查”等系列活动,“德技双馨”成为教师自觉的价值追求;青蓝结队帮扶的实效不断提升,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开设“附校讲坛”,利用每周例会,让老师及时分享教育教学新思想、新经验;组织“请进来”“走出去”系列活动,为教师提供高品质的教学示范和引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晋中师专附校党支部与校委会有机统合、特色党小组与科室进行融合、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整合,解决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两张皮”的难题,形成了党支部扎根学校、党小组落户科室和党员深入班级的党建新格局,真正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提升”。通过强班子,带队伍,践行“为学生一生储备幸福”的办学理念有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教学改革,彰显特色:“为学生一生储备幸福”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把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落在实处,”晋中师专附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郭长安告诉记者:“我校党支部和校委会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坚决摒弃‘唯考分论’和‘音体美’就是素质教育的片面观,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校‘为学生一生储备幸福’的办学理念,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的大方向,精心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基于这一认识,该校勇于改革创新,推进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构建并开设了立足学生全面发展、适合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博”“雅”“情”“趣”四位一体的“幸福课程”体系。
【“博”课程】从“面”上讲,就是高质量开展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在“点”上讲,就是针对相应的学科,经挖掘拓展,研发相应的校本课程。“面”与“点”的结合,可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又有广博的学科视野,这就是“博”课程的概念。
该校的“博”课程,有“读写绘”一体化课程,它是对语文课程的拓展延伸,专门为低中年级学生开设,让学生在读绘本、赏故事、悟温情、写作品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有“随笔化写作”课程,是一种以随笔为主要写作方式的生命化写作教学体系,由情境随笔、读悟评改课、生活随笔课、展评转化课组成;数学拓展性课程,该课程由《数学思维》和《魔法乐园》组成,涵盖小学一至六年级,共12册教材,重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雅”课程】指国学诵读序列课程,以培育学生深厚的人文积淀,养成学生儒雅的君子之风。为此,该校课程研发小组自主编写了一套国学诵读系列读本。该读本“九年一贯”整体规划,每年级一册,学生每天坚持20分钟晨诵读本,确保学生“日有所诵,诵有所获”。
【“情”课程】“情”即家国情怀,个人情操,“情课程”就是德育序列化课程,包括自主管理课程、习惯养成课程、公民素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7大板块。通过这些课程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趣”课程】指为学生社团自主研发的兴趣类课程,主要包括体育类、艺术类、书法类、语言类、传统文化类、科学探究类、社会实践类、劳动技术类等8大类课程,主要在每天下午1小时的社团活动时间内学习,实现了学生兴趣实践和体验全员化。
“博”“雅”“情”“趣”四位一体的“幸福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彰显了晋中师专附校鲜明的幸福教育特色品牌。师生在德智相扬、情智共生、教学相长的幸福课程中,在充满挑战、同伴同乐的活动体验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和成长点,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均得到了全面发展,成为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幸福的人”。
以文化人,滋润心灵:“为学生一生储备幸福”营造育人环境
在晋中师专附校党支部精心设计的“党建文化长廊”前,记者看到,“初心不忘,梦想永恒”的主题格外醒目,由光辉历程、走向复兴、奋进新时代、领袖引领、中国骄傲、先锋风采、幸福教育这7个板块组成的党建文化内容,已成为全校师生开展党史教育的鲜活教材。
这是该校“为学生一生储备幸福”营造的育人环境之一。
晋中师专附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郭长安认为,优化育人环境是学校坚持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发展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课堂、课程以外的育人方式,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它体现的是“以文化人”的软实力,是根植师生思想深处的优秀校园文化“基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环境育人方面,该校除党建文化长廊外,还布设了行知长廊、读书长廊、科技长廊、艺术长廊,构成了主题鲜明的楼层文化,成为师生学习各类知识的文化平台;党支部按照“十有”标准,配备了支部活动室、党小组活动室、党员活动室,为“三基建设”提供了完善的物质保障;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借鉴魏书生中学班级建设成功经验,将班级文化纳入文明班级考核之中,从而使班级文化建设成为引领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在教学楼外,硬化了校园前广场,移栽了大树,各个角落得到了绿化美化,育人氛围充满了诗意和幸福。
该校在“为学生一生储备幸福”这一办学理念的基础上,还确立了“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润校”的办学思路、“三风一训”、校徽、校歌等,以此作为该校的精神文化,在学校打造育人的幸福内涵上形成共识。
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上,制定了14种教师的常规管理制度,制定了8种学生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各科室制定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学校各项工作都走向了制度化的正轨。同时,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严格执行预算、结算、收支、审批、资产等管理制度;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师生和家长监督学校工作等各项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更彰显了该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自信。
在行为文化建设上,利用青年节、儿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持续开展习惯培养、经典浸润、创新探索、艺术熏陶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坚定了理想信念、厚植了爱党、爱国情怀。
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营造与优化,是晋中师专附校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下,“为学生一生储备幸福”的“第二课堂”。它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此记者坚信,晋中师专附校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不会因目前取得的成绩而止步,该校定会站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高度上,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在践行“为学生一生储备幸福”的办学理念过程中,创造更多值得我们期待的精彩篇章!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