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青会”的临近,此时的太原,机场车站、赛场内外,志愿者们正在用甜美的微笑、专业的服务、饱满的热情,为四海宾朋递上“二青会”志愿者最靓丽的名片。
应该说,凡是“二青会”需要的地方,就少不了他们的身影。7月26日,记者走进山西体育中心,与他们中的一部分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志愿者服务的身影”
“奉献、友爱、互助是所有志愿者的宗旨。”7月26日下午2点多,山西大学软件学院大二学生李恒凯告诉记者,“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志愿者服务的身影,这种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在我们工作团队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今年7月9日,李恒凯和山西大学的许多同学一起进入“二青会”志愿服务队。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和服装组、道具组、仪式组等组别的同学一起,认真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自己。他说,当天零点过后,一辆装满演出服装的车停在山西体育中心红灯笼体育馆门前。他作为“二青会”开幕式导演组的一名志愿者,在志愿者工作群里发出“现在需要10个人帮忙卸货,谁能过来?”这条求助信息后,转瞬间,超过10个志愿者纷纷赶来帮忙。“这真的很让人感动!”
“在这儿,虽然工作内容很多,但是和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完成,整个过程心情是愉悦的。”李恒凯还告诉记者,“许多人都很优秀,他们的一言一行中总是散发着积极向上的气息,对我而言,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经历。”
“距离表演的节目很近很近,但却无暇观看”
“我站在舞台的台口,距离表演的节目很近很近,但却无暇观看。”面对记者,史丽君坦言,“因为我是舞台台口帮助演员们上下场的志愿者。开幕式的文体展演活动特别紧凑,不同表演组会从不同台口上场,所以我必须牢牢记住自己需要引导的表演组,并进行最流畅的引导。也因此,我的关注点并不在节目上,而在它们的衔接上。”
史丽君,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大一学生,“二青会”导演组志愿者。看起来柔弱纤细的她,是他们小组的组长,负责协调9个男生志愿者一起工作。
她是太原人,但自从放假之后,却几乎没怎么回过家,虽然离家不远,但只要有休息的时间,她想的更多的是跟表演组再磨合一下,“二青会在自家门口举行,我心里的自豪感满满的,每次工作时,都觉得全身有使不完的能量。”
“在这儿,我学会了在工作中的协调配合,跟着导演学到了不少知识,我的摄影技术也突飞猛进,我要把‘二青会’每一个志愿服务的瞬间都留存下来。”对这一经历,史丽君深感庆幸。
“这样的志愿者,共有3.7万人”
能成为一名“二青会”志愿者,是一种幸运。在太原,这样的幸运儿共有3.7万人。
“‘二青会’太原赛区共有志愿者37000名,赛会志愿者7000名,城市志愿者30000名。赛会志愿者类别包括场馆志愿者、开幕式志愿者、青运村志愿者和执委会各部门驻会志愿者等。”团太原市委副书记、“二青会”市执委会志愿者服务部副部长郝晓军介绍,“赛会志愿者招募2019年1月启动,面向全省18所高校,共有16896名在校大学生网上报名,经过线上测试及线下面试,共招募赛会志愿者6683名;选拔出330名礼仪志愿者,分别服务开幕式引导、赛事颁奖和礼宾接待等。”
5月份以来,陆续组织各高校赛会志愿者服务“二青会”测试赛和提前开赛的正式比赛,截至目前,共有3000余人次赛会志愿者和140名礼仪志愿者服务了太原赛区17项测试赛、7项正式赛和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累计服务时长30万小时。
郝晓军表示,在学习借鉴杭州G20峰会、武汉军运会志愿服务中心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高标准打造青运村志愿者服务中心,作为志愿服务文化遗产。“它已成为宣传青运村、宣传‘二青会’、宣传山西太原、展示志愿者风采的一个亮丽窗口和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