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城市功能如何重新定位?城市动能如何重新发现?

“城市更新的太原样本”研究报告发布

  本报太原8月2日讯(记者 王龙飞)今天下午,“城市更新的太原样本”研究报告在太原发布。该报告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推出,着重分析了太原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新区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精细化治理等工作取得的经验、成效、典型案例以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城市建设逐步从过去倚重增量开发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向注重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新发展理念。城市更新正成为各地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报告指出,太原市在城市更新方面有三方面创新经验:一是打造城市副中心 优化城市布局;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实现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提质增效;三是科技赋能,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专家认为,太原的实践经验、思考和困惑对于我国大多数省会城市、二三线城市以及区域中心城市都具有借鉴价值。
  由于历史原因,太原城市中存在大量棚户区,还有很多土木、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作为老工业城市,有不少五六十年代的老工厂宿舍。城市更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对此,研究报告给出的建议是:借鉴一线城市经验,完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培育现代化都市圈 加快三给片区等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对“人”的吸引力和吸附能力;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主体责任边界;简化审批流程,设立绿色通道,提供协同效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02期

  • 第2019-08-01期

  • 第2019-07-31期

  • 第2019-07-30期

  • 第2019-07-29期

  • 第2019-07-28期

  • 第2019-07-27期

  • 第2019-07-26期

  • 第2019-07-25期

  • 第2019-07-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