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市县新闻

天镇县马家皂乡:黄花“扮靓”脱贫路

  “统一流转土地种植黄花,政府给补贴,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参与投工投劳还另有钱赚,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啊!”7月28日,65岁的天镇县马家皂乡龙池堡村薛占彪高兴地对记者说。
  连日来,尽管骄阳似火,热浪滔滔,然而马家皂乡龙池堡村500多亩黄花菜基地里,仍然人头攒动,一些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在这里忙着培土、中耕、除草,个个干劲十足。
  马家皂乡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多年来农民种植结构单一,农作物效益很低。去年以来,乡党委、乡政府深挖当地贫困的“穷根”,积极响应市县立足当地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确保稳定脱贫的号召,选择该乡龙池堡村,下大力气发展黄花产业试点。
  “大力发展黄花种植,点燃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希望。那段时间,当地人奔走相告,话题都落在黄花种植上。”马家皂乡副乡长张慧慧说。
  为进一步调动农民种植黄花的积极性,该乡大力宣传关于鼓励发展黄花种植的优惠政策,对新栽植的黄花补贴两年,每年每亩补贴1000元,给每个黄花园区配套围栏和管理房。
  流转土地是发展黄花产业关键的一步,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农民群众的工作。当时,一部分农民种惯了传统的玉米、谷黍,干部上门流转土地时怕这怕那,总是不情愿。一次不行,多次。乡村干部坚定了引导农民依托黄花脱贫致富的信心,耐心细致地帮农民算调产效益账,并组织农民代表外出大同市云州区参观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一把把“锈锁”终于打开。最终,马家皂乡在龙池堡村流转土地535亩,全乡535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户均1亩黄花田。
  为了把黄花产业做强做大,马家皂乡专门成立了黄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乡社一体扶贫合作社+黄花基地+贫困户+保险”的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由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统一种植,统一管护。
  “多年来就知道种植大秋作物,收入低而不稳。听说乡里组织种黄花,俺大着胆子一次流转出8亩地。”龙池堡村农民王同说。这几天,王同在黄花地里打工,每天还能挣150多元。
  “新栽了黄花,相当于栽下了新希望。别看现在是幼苗,几年后,进入采摘期,就等着分红数票票哇,还愁脱不了贫?”黄花地田埂边,马家皂乡的贫困户们眼望者生长得绿油油的黄花苗,喜笑颜开。

本报记者 杨晓明 实习记者 孙明月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04期

  • 第2019-08-03期

  • 第2019-08-02期

  • 第2019-08-01期

  • 第2019-07-31期

  • 第2019-07-30期

  • 第2019-07-29期

  • 第2019-07-28期

  • 第2019-07-27期

  • 第2019-07-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