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土豆花,“花”香四溢

—— 2019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高端论坛侧记

  8月5日,2019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召开,来自国内外24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闻着土豆花香而来,共同探讨展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前景。会议围绕“创新、融合、提质、增效”的主题,通过研讨,规划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和方向,交流马铃薯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助力贫困地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巩固贫困地区攻坚成效,促进乡村振兴。

中国科协为吕梁扶贫精准施策

  “土豆花开,我们来了;土豆花开,科技来了;土豆花开,国际专家来了;土豆花开,我们论坛召开了!”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用一组排比句开场,瞬间让在场因土豆而相聚一堂的宾客倍感亲切。宋军介绍到,科技扶贫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也是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发力点。马铃薯是粮、菜、饲、加工兼用型作物,适用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以科技创新提高产量,提升品质,拓展并引导市场,实现马铃薯产业发展,在科技扶贫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重点关注的科研主攻方向。
  “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论坛平台,以岚县和吕梁为典型案例,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共同探索依托马铃薯产业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有效模式,积极谋求合作,为全球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宋军说。

专家学者为岚县马铃薯产业献计

  为了让岚县马铃薯乃至中国马铃薯走上更高的平台,会上,专家学者们纷纷出谋划策,一个个精彩演讲让现场嘉宾连连叫好。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舰长期从事马铃薯的育种工作,这次会议,王舰针对高原马铃薯育种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不论是品种资源、栽培方式、消费形势还是文化底蕴都有非常多的多样性。”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华春就如何利用马铃薯多样性特点助推产业发展做了一场精彩的讲说。
  如何让中国马铃薯产业融合是马铃薯大咖们都很关心的问题,中国种子协会马铃薯分会会长、雪川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登社表示,产业融合就是一个不同产业和同业产业之间内部,像一产和二产马铃薯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最终形成马铃薯产业动态发展过程。
  会上,国际马铃薯中心高级科学家简·洛,美国康奈尔大学客座教授罗斯·韦尔奇分别就非洲扶贫经验与扶贫撒哈拉以南地区推广高营养橙色薯肉甘薯和作物营养强化的重要性及全球实践经验与现场来宾进行了分享。

马铃薯产业助力岚县脱贫攻坚

  “我们将以这次会议的举办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国际、国内马铃薯全产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科学规划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打造马铃薯地标产品品牌,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提质提效。”会上,省政协副主席、吕梁市委书记李正印为2019马铃薯产业发展高端论坛站台。
  马铃薯作为岚县的主导产业、致富产业、朝阳产业、希望产业,岚县抓住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机遇,狠抓种薯繁殖、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市场营销、延伸链条、融合发展等,初步形成了“土豆种—土豆花—土豆薯—土豆宴”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30多万亩,年产量45万吨,产量占到吕梁市的近一半,是全国马铃薯主粮化示范县。目前,吕梁已有52万人减贫,7个贫困县摘帽,脱贫攻坚取得了扎实的成效。
  作为本次活动的东道主,岚县县委书记高奇英向在场的来宾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希望更多的从事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家朋友们了解岚县,共同把马铃薯产业这篇大文章做大做强。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诚挚欢迎大家多来岚县观光旅游,考察投资,交流合作。”

本报实习记者 李京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05期

  • 第2019-08-04期

  • 第2019-08-03期

  • 第2019-08-02期

  • 第2019-08-01期

  • 第2019-07-31期

  • 第2019-07-30期

  • 第2019-07-29期

  • 第2019-07-28期

  • 第2019-07-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