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左云县采取“科技驱动、品牌撬动、龙头带动”三大模式,把现代农业打造成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巩固脱贫成果的富民产业,推动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1-6月份,全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7435元,同比增长9.39%,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了2.9亿元,同比增长7%。
一是科技驱动。2019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了40万亩,小杂粮播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示范基地23万亩、中药材基地2万亩、沙棘种植基地2.2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7万亩,“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35个,总面积达到9.2万亩。同时,与省农科院、山西农大等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依托莜麦、胡麻、马铃薯、荞麦四大特色农作物,实施了地力提升、良种培育等一系列措施,通过加大投入力度,使小杂粮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马铃薯产业,成为全省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种薯、商品薯基地县。另外,大力发展十里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带,全县建成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3000多幢,其中50个以上的集中连片园区就有20个,全县蔬菜产业年净收入可达1500多万元,涌现出小杂粮、蔬菜、食用菌等专业村47个。
二是品牌撬动。为了进一步提升小杂粮品牌的知名度、竞争力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全县先后注册了“雁门清高”苦荞系列、白羊牧歌羊肉、清云香胡麻油、云中紫塞沙棘饮品、白羊大地、清贫百草园中药材等地理商标,延伸了农产品产业链,为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大市场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已拥有7个无公害农产品、9个绿色食品品牌。
三是龙头带动。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以“政府扶持搞养殖、大户牵头建小区、千家万户发羊财”的思路,逐步形成了肉羊繁殖、肉羊饲养产业带和标准化园区为重点的植草、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县宜牧草地达到了81万亩,人工种草23万亩,建成高标准肉羊、肉牛养殖小区131个,羊饲养量达到了82万只,肉牛饲养量达到了5万头,成为全省20个养羊重点县之一。涌现出根源、任官堡等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18个,涌现出雁门清高、云中紫塞等小杂粮加工企业11个,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73家、家庭农场47个,带动农户1万余户,呈现出企业增收、农民增收的共赢局面。目前,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184个行政村的3465户6988人贫困户全部退出,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脱贫摘帽。(解晋 任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