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人文视野

天上满天星 长治好人城

凡人善举成就“好人文化”

  • “感动长治”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 (资料图片)

  •   为群众义务放了一辈子电影的周跃武;23年独居深山守护文物的冯开平;把生命献给扶贫事业的张水林;23年义务演出宣传党的政策的秦全保夫妻;10年翻越200个山头寻找抗日烈士遗骸的郭海波……近年来,长治市将宣传“好人文化”、培育“长治好人”群体、打造“好人城市”品牌作为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52人,山西省道德典型97人,市级以上道德典型2万余人,3次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全民参与,捕捉普通人的“高光时刻”

      如今,走在长治街头,随处可见“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长治好人、打造好人城市”的标语和公益广告。仅2018年,长治就组织开展了“身边的榜样——长治好人”“最美教师”“最美残疾人”“新时代好少年”“当代乡贤”“百名道德楷模基层巡讲”等学习宣传、评选表彰活动。2018年10月,山西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长治召开。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天上满天星,长治好人城。道德楷模一串串,数也数不清。”
      “‘长治好人’已成为长治百姓的精神坐标。”长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刘琳说,“只有群众广泛、充分参与评选出的‘好人’,才是群众自己心目中的好人,才能过得硬、叫得响、推得开,更能感染大家学‘好人’、做‘好人’。”
      在长治,好人评选从群众中选出、从基层做起,立足社区、企业、乡镇等基层单位,广泛发动群众,采取自荐与他荐相结合的海选直推方式,推荐自己身边的典型,每月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近年来参与评选的群众累计达到180万人次。暴雨后跪在街道旁清理堵塞排水口杂物的78岁老人、元宵节背着老母亲看红火的程英锐……这些普通人闪光的瞬间被路人无意间用手机记录下来,被更多人知晓。

      回归群众,用善举、美德带动更多人

      “好人好事层出不穷,除了挖掘,我们也特别注重弘扬,把这些凡人善举搬上舞台、写进书本、编成戏曲、登上报刊,让他们融入全市人民的生活,在全市人民中唱主角。”长治市文明办副主任郭卫平说。
      长治市在新闻媒体开设“长治好人”栏目,开办《长治好人故事会》节目。以“好人”事迹为题材创作编排了上党梆子《一撇一捺》、上党落子《第一书记》、襄垣秧歌剧《山村女支书》、音乐快板《百姓信赖的好村官》、秧歌小戏《重生》、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开展“千场特色文艺演出进社区、村镇活动”,每年演出300余场。编印出版《长治好人》系列丛书,推出了《山村警察》《一个医生的故事》《志愿反扒队》等一批反映道德楷模事迹的影视剧、广播剧等文艺作品。在社区设立“好人墙”,举办“好人”演讲比赛。这些举措,让“长治好人”走进千家万户。
      连续三届担任“感动长治”人物颁奖典礼晚会总导演、总撰稿的沈钢林对此深有感触:“前两届‘感动长治’人物评选时,多是一些官员、企业家、成功人士和知识分子。而这一届,涌现出的感人事迹都来自于普通老百姓,说明在不间断的文明宣传中,‘长治好人’的影响力已经下沉到基层,感染了更多的人。”
      由“90后”“00后”创办的长治“洗刷刷”公益会成员张小勇说,正是被“长治好人”的志愿精神感染,他们常年接力式照顾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给老人们带去欢笑。如今,“洗刷刷”公益会已有志愿者500余名。
      长治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是345万长治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数据显示,长治有44万名志愿者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位列山西第一。长治市有4个全国文明乡镇、18个全国文明村,呈现出“文明群体像”。

      政府支持,确立鲜明价值导向

      为了使“长治好人”和道德楷模评选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群众化、长期化轨道,长治市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评选活动组委会,设立“长治好人”和道德楷模评选工作办公室;建立并完善了社会推荐、评委讨论、媒体公示、群众评议、部门把关、党委审核、开会表彰、宣传推广等一系列选树“长治好人”和道德楷模的制度规范。
      为了确立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鲜明价值导向,长治市每年都要划拨专项经费,用于“长治好人”的宣传、表彰和奖励。在市县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举和劳动模范评比中提高“长治好人”的比例,让“长治好人”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长治市文明委制定出台了《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楷模实施办法》,以资助日常生活、就学费用、提供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方式,帮扶生活困难的“长治好人”。市文明办与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长治好人”基金会,为“长治好人”发放困难补助。民政部门把生活困难的“长治好人”纳入低保范围,每月给予一定补助。郭卫平介绍,近日,市委、市政府再次安排专项资金,奖励每位2018年“感动长治”人物和团队5万元、每组瞬间感动人物3万元。
      文明已经融入长治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每一个领域,也为长治带来了改变。资料显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促进了长治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加快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提升,2018年,长治市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位列山西第二。长治市委书记孙大军表示:“文明创建没有尽头,文明建设永远是长治的追求。下一步,我们将着眼全域文明创建,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打造山西省第一个全域文明城市。”

    本报记者 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13期

    • 第2019-08-12期

    • 第2019-08-11期

    • 第2019-08-10期

    • 第2019-08-09期

    • 第2019-08-08期

    • 第2019-08-07期

    • 第2019-08-06期

    • 第2019-08-05期

    • 第2019-08-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