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灵县委、县政府基于对涧西村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发展现状的综合研判,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突出“五色”定位,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打造古村落田园综合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和乡村旅游示范村。该村依托清代古民居建筑群、郑家窑文化遗址、高质量土地等资源,按照“旅游+”“+旅游”的发展模式,立足资源禀赋,从深挖村历史民俗优势着手,整合优势资源,全力培强特色旅游业,挖掘乡村发展潜力。
挖优势,培强特色产业
位于广灵县城北7公里处的黄土丘陵区涧西村,隶属广灵县壶泉镇,因在木槽涧河之西而得名。该村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一座历史悠久、遗存丰富的古民居建筑村庄,2011年10月大同市人民政府公布涧西村为大同市文物保护单位。村内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有清代古院落5处、清代观音殿1座、清代堡门1座、堡墙3处、清代地窖4处、清代水井1座、影壁2座等。全村人文积淀深厚,有烧制陶器、剪纸、古灯笼、豆腐豆腐干、特色小吃、木偶戏、广灵秧歌等丰富的民俗文化。
近年来,该村投资1450万元聘请专家恢复、修缮了5处清代古民居院落,发展晋北古堡风情游项目;发挥技术传承人的优势,对具有1500多年烧窑史的郑家窑窑场进行修复,积极打造涧西黑瓷非遗体验游名片,发展黑瓷文化传承体验游项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与荞缘公司开展合作,流转土地1365亩,规模化种植枸杞、玫瑰、百合、菊花等药用花卉,打造集生态观光为一体的千亩花卉园区,发展药用花卉观赏生态游项目,全力叫响涧西村“晋北古堡、花香新村”名片。
抓基础,建设绿色家园
涧西村本着“保护—利用—保护”的原则,合理开发旅游资源,重视保留村庄旧有风貌,大量使用砖石瓦块等旧材料,增添了建筑景观古朴自然的艺术效果。
与此同时,对村民住户院墙、门楼、屋顶、门窗修建,围绕“古色古风、错落有致”的改造标准,做好规划设计,集中实施以“污水、垃圾、街巷、庭院、景区”为整治重点的环境提质工程,全力建设“绿色”家园;投资469万元修建、完善了村内道路及供排水系统,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做到了自来水入户,污水入地;投资383万元完成了村民住房风貌改造、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等工程;投资1062万元规划建设了窑厂体验区、旅游体验区、停车场、公厕、农家乐、天雨湖下沉广场等配套设施。同时,还实施了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庄景观化等绿化工程。
2018年底,该村全面完成了住房风貌改造提升,全村卫生户、卫生厕所比率达98%以上。涧西村实现了环境净化、公路硬化、通道绿化、小区亮化、村庄美化,有效保护了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
增特色,吸引四方游客
如今,“绿色”家园已趋成型,古色古香,魅力十足,吸引了四方游客的关注。2018年涧西村实现营业收入56万余元。乡村旅游带动本村直接就业超过65万人以上,全村50%以上的劳动力参与旅游活动,从业农民年平均收入达到4500元。
2019年,为了丰富文旅项目,全村新建了民宿区、民食区、制陶体验区等旅游功能区,同时把当地富有特色的剪纸、广灵秧歌、内画等文化元素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展示,使每位旅游客在鉴赏古民居的同时,能够吃到广灵特色的食品,观赏到独具特色的涧西美景,领略到广灵悠久文化。2019年,涧西村每日接待游客人数800余人次。
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