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媒体报道,省工信厅将服务企业细化,有针对性地举行山西企业与华为公司供需对接会,连接供需两侧,搭建起企业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
笔者认为,要实现合作共赢,提升产品质量是关键。
报道称,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一直以来,保持着较高的供应商选择标准。供需对接会上,华为一例说明让许多企业看到了合作机会:“在保证性能、指标、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华为可以降低供应商选择门槛。”其一位负责人甚至说,如若有的供应商达不到行业标准,华为还会采取帮扶措施。
华为的这一橄榄枝,选择伸向的是那些与其需求相匹配、有特点、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公司。
事实上,在山西,能够满足华为这一需求的公司也还不少。中电科二所的高速射频半绝缘技术全国领先,碳化硅晶片质量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电科风华自进入平板显示器领域后,其相关技术在国内无出其右;山西中电科新能源的研发团队,在设备生产方面屡屡创新,一个程序识别物料的摆盘机,满足生产所需的同时,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人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山西企业一次开拓发展空间、对接领先资源、走向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契机。
此时,这些企业要做而且是必须做好的一件事就是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企业更有特点,产品有特色,并与华为的需求相匹配。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华为的合作伙伴,进入华为体系。
若其成为事实,我们的企业也不要沾沾自喜,而是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性能、满足华为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必须将稳定或提升产品质量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上。以更高的起点,全面导入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独立于生产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力求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检查和质量监督;同时,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理念落实到企业的第一名员工心中,形成牢固的质量意识,求品质,更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精益求精,要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产品质量。
最终,以同样的劳动生产出优质产品,换回“一本万利”,实现与华为的长期多元化合作,共赢发展。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只有长此下去,这些企业才有机会与更多的“华为”企业进行合作,谋求更多的利益,追求到更高的目标。
若能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这一行列,坚定发展信心,增强战略定力,做优质量、做强品牌、做出标准,山西的转型发展之路将会如何?
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