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种情况让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感到很无奈。
从迎泽区人民检察院往返位于小店区北格镇的太原市第二看守所需要耗时1小时30分钟,若遇上交通拥堵,耗时可能更长。但往返一次每个办案组只能提审3-4人,要完成前述所有案件的提审工作,一年共需要往返近300次,耗时约450小时。
迎泽区人民检察院位于城市中心城区,刑事案件发案率较高。该院刑事检察部门员额检察官平均每2个工作日受理1起案件。在有限的办案期限内,检察官却因为检察院与看守所距离较远的因素,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往返路途中。
如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着改变。
2018年,迎泽区人民检察院全面加强检察机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根据实际办案需求,建设了基层检察院远程提审系统,并于同年3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远程提审系统是指借助信息网络、音视频传输、多媒体存储与展示等技术,在远程视频提审室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提审方式。
在此之前,迎泽区人民检察院已主动与太原市第二看守所协调合作,会签了《刑事案件远程视频提审实施方案(试行)》,在迎泽区人民检察院和太原市第二看守所建成了远程提讯室。
据介绍,是否采用远程提审方式要征询犯罪嫌疑人意见,适用远程提审的案件类型也有严格限制,只适用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情节较轻且认罪的案件。在受理案件后,检察官首先根据上述会签的实施方案审核是否符合适用远程提审的条件,并征询犯罪嫌疑人是否同意使用。在确定适用远程视频提审的案件后,检察院和看守所依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中间提审环节与传统提审方式一致,审讯的权利义务告知等法律程序一个不少。审讯完毕后,还要在讯问笔录中注明使用了远程提审方式,并由检察院法警将提审笔录交由犯罪嫌疑人核对,待犯罪嫌疑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按印。同时,全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予以监督。
2018年3月以来,迎泽区人民检察院使用远程提审方式共提审案件1130件1323人,远程提审占比达20%以上。“过去一个办案组每半日只能提审3-4人,现在半日可提审8人以上,工作效率翻了一番,还节约了大量诉讼成本,并借助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功能,既规范了司法行为,保证司法公正,又有利于固定证据,提升办案质量。”迎泽区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本报记者 雷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