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公告

勇当“尖兵”,大同能源革命迈出铿锵步伐

  • 本报实习记者 仝雄成 摄

  •   5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作为试点,标志着我省承担起了一项历史使命——为全国的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探路。目前,我省正着手制定《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及今明两年任务清单。
      为全面报道我省开展能源革命的思路、目标和进程,从今日起,我报特别开设专栏《当好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专栏旨在为全省开展的能源革命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也为我报即将于金秋十月在大同举行的“2019全国经济媒体助推能源革命(大同)峰会暨系列活动”预热。
      今年夏天,在大同市文瀛湖畔的建设工地上,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在密密麻麻的钢架上,是正在紧张作业的工人师傅们,他们正用辛勤和汗水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大同奇迹”:
      仅仅100多天,氢都驰拓新能源产业基地实现第一条生产线投产;以科研中心、主试验为主的15个单体建筑全部完工,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大同分所即将“华丽开启”;大同新研氢能产业化基地的全球领先、全自动化的燃料电池生产线也即将投产运行……
      近年来,大同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项目落地见效,主动融入全省能源革命“一盘棋”,争当能源革命“尖兵”,改革步伐更加铿锵有力,为山西乃至国家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贡献大同力量。

    高端智库顶层设计,能源革命按照“三步走”战略推进

      大同作为传统的能源型城市,实现从“传统能源之都”向“新能源之都”转变,是大同经济转型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
      2017年10月8日,大同市政府与国内规模最大、整合实力最强的研究机构和覆盖学科及产业领域最广的研发联盟——全域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简称“全科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1名专家学者、19名院士对大同能源革命进行顶层设计和技术支撑,共同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大同市的主导产业。
      不仅如此,大同市还凝聚各方力量,推动能源革命。
    2018年1月12日,大同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能源革命尖兵、对外开放尖兵动员大会,旗帜鲜明地把大同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结构反转”的目标定位,统一到争当“两个尖兵”的重大战略上,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同煤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大同大学书记、校长共同担任组长,各副市长、各副总经理、各副校长都任副组长的能源革命领导小组,团结一心结成最强领导班底,创建以“大同市新能源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为指导,“中科院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支撑,“大同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园”为示范,“大同市新能源产业局”为服务,“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大同基地”“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大同分所”为平台的“六个一”共建共进落实机制。
      同时,谋划了能源革命“三步走”战略目标。即:2022年,建成国内领先的能源科技创新集聚地和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区,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稳健起步;203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完善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新能源产业成为大同工业强市重要支撑;2050年,建成国际一流的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应用中心和产业集聚中心。

    尽心竭力做好服务,助推重大项目加速落地

      8月27日下午,“氢都”大同新能源产业城两大重点项目竣工,大同石墨烯+新材料储能产业园开园、尚镁科技有限公司一期投产暨“国家特聘专家”工作站成立,这是大同举全市之力推进能源革命的重大成果,对完善汽车产业链条、振兴大同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从奠基到开园,仅仅用了98天,这让我们见识到了大同市委、市政府进行能源革命的决心,也让我们见证了大同速度!”大同石墨烯+新材料储能产业园开园仪式上,墨西科技公司总经理赵建新赞叹道。
      采访中,记者看到,在每个工地大门两边各立着一块牌子:一块是项目建成的全景图;一块是投资施工进度表,进度表上全年工程开工时间、进度目标,按时间细化分解,定时核验。
      据悉,这是大同市制定的项目建设“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到点验收”工作法:相关部门入驻现场,以办理前期手续为核心,以推动项目建设为重点,全程服务、跟进、监督,从设计方案的确定,到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我们要做项目坚强的后盾,一切为了项目,为了项目一切。”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举全市之力,聚焦项目建设、项目服务,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本台账、一个小组、一线工作”的保障机制,切实做到项目落到哪里,基础设施配到哪里,服务保障跟到哪里。项目服务组每周召开现场调度会,定期深入基层一线工作,及时了解项目推进中的困难,第一时间解决棘手问题。

    用足非常之力,把能源革命充实到对外开放全领域

      “高端装备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我们第一次把高端装备作为一个专业论坛独立讨论……”这是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汉能薄膜发电集团首席执行官司海健近日在大同召开的“高端装备与BIPV专业论坛”上的演讲。
      8月27日,由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全域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联盟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大同)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暨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在大同市举行,来自国内外的500多名新能源专家、企业家齐聚大同,分“太阳能光热专业论坛”“金融与投资专业论坛”“高端装备与BIPV专业论坛”“生物质能专业论坛”四场,共话能源转型,共建新能源之都。这是大同市把对外开放融入到能源革命全进程,把能源革命充实到对外开放全领域的具体举措。
      用足非常之力,坚守恒久之功,努力增创开放型经济助推能源革命新的优势。大同市坚持“大开放、大转型、大创新”三大发展思路,强化“大企大校大院大所”四大对接措施,大力创优“送服务、送环境、送效率、送资源、送市场”五送理念和“六最”营商环境,营造“亲清”政商关系,为企业提供接地气无障碍保姆式服务。
      虽然能源革命任重道远,但是大同已经坚定地走上能源革命之路,相信他们一定会走出铿锵有力的能源革命步伐!

    本报记者 杨晓明 实习记者 何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9-04期

    • 第2019-09-03期

    • 第2019-09-02期

    • 第2019-09-01期

    • 第2019-08-31期

    • 第2019-08-30期

    • 第2019-08-29期

    • 第2019-08-28期

    • 第2019-08-27期

    • 第2019-08-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