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运城市中心城区两家高标准大型农贸市场即将完工投入运营,这是继1月份10家高标准平价菜场开张营业后,该市惠民工程的又一重大举措。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消费能力的持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人们对农贸市场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传统农贸市场的短板问题日渐显现。比如,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缺陷,就成了消费者对传统农贸市场诟病最多的方面。
在解决这些短板方面,运城市的做法可谓相当给力。在该市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10家高标准平价菜场成了年度民生实事之一。2019年春节前,这些承诺全部得到了兑现。与此同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即将投运的两家高标准大型农贸市场,是运城市政府菜篮子惠民工程的升级版。永旺集市是这其中的一家,该项目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规划为五星级智慧农贸,具备市场监管平台、交易数据采集、智慧结算、食品安全追溯、客流数据采集分析、信息发布管理及网上菜场微商城等功能,同时具备数字三农贸易创业孵化、当地非物质文化生活体验及运城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展示等功能。
这样的农贸市场是不是很“高大上”?这样的农贸市场应不应该多些再多些?
众所周知,农贸市场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连接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重要终端,是各级政府实施“菜篮子工程”“米袋子工程”“放心肉工程”的重要平台,是一个地方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是具有公用性、普惠性的民生基础设施。
基于此,笔者认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物资采购的重要来源地,农贸市场不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基础硬件、档次品质、服务效能上,都应该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都应该能有效提升区域内居民的生活品质。我们非常希望省内其他城市能向运城市学习,高度重视农贸市场的高标准建设、升级改造工作,不断提升便民、利民、惠民的内涵。
雷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