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省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建成,网络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全省网民规模达2286万,互联网普惠化成果显著。网络覆盖工程加速实施,更多的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用得上互联网。随着互联网“提速降费”工作的开展,更多的居民用得起互联网。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承载的应用服务和功能覆盖越来越多,个人互联网应用生态日趋完善,更多的居民用得好互联网。9月1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通信管理局局长武晋正式发布了《山西省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涵盖了我省基础资源、互联网用户发展、互联网业务发展、互联网企业发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互联网安全管理等内容,深入研究了我省互联网行业发展特点,整体反映了全省互联网行业的进步幅度,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网络服务能力提升
2018年,我省持续深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全省光缆总长度120.8万公里,居全国第18位;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2025万个,居全国第19位;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8.4万个,居全国第17位。光纤宽带建设进度加快,FTTH/O(光纤到户/办公室)用户超九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固定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90.71Mbit/s,同比增长36.4%;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接入流量达6163.5MB,居全国第23位。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16895Gbps,居全国第11位。
互联网基础资源不断完善。2018年,全省注册域名数量达107.56万个,居全国第11位。备案的互联网网站总数达75986个,居全国第16位。IPv4(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四版)地址数量共计564.3万个,居全国第19位。
互联网普惠化成果显著
截至2018年12月底,全省网民规模达2286万,普及率为61.5%。手机网民规模达2238万;农村网民规模达1013.2万人,占全省网民的44.3%。
从2018年全省网民PC(个人计算机)端应用情况看,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网络新闻分别位列前三名,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386.7万人、1342.4万人、1259.6万人。从2018年全省网民通过手机使用的网络应用看,手机即时通信、手机网络支付、手机网络购物类应用分别位列前三名,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189.0万人、1771.2万人、1741.2万人。
同时,近4年来,我省本土固定互联网应用仍然以新媒体、电子商务、教育等类型网站为主,用户规模分别为1258.4万人、1152.1万人、995.7万人。
互联网与产业加速融合
2018年,依托网民规模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资源优势及相关利好政策,我省“互联网+”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
在推进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深度融合,尤其是电子商务、政务服务、便捷交通、卫生计生等领域,推动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但是在旅游、文化等领域的融合不够深入。同时,2018年,我省加速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新技术的应用,政策支持、应用实践等方面均有明显成效,全面提升了山西数字化发展水平。
随着增值电信企业不断增加,在各领域渗透的深度、广度不断加强,2018年,我省互联网企业行业分布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来看,互联网企业仍以商务应用类企业为主,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应用的互联网企业持续发展,本土传统媒体积极向新媒体转型,网络广告营销模式迎来了爆炸式增长,为我省互联网媒体企业注入了新的机会点,企业占比由2017年的4.1%提升至10.23%。
本报记者 张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