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9月20日讯(记者 王媛)日月之行,星汉灿烂,丹青敷彩,翰墨流霞。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今天上午,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太原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山西艺术节展览活动在太原美术馆隆重开幕。
本届艺术节各项展览坚持人民性与艺术性并重,展出的作品是广大艺术家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的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人心、启迪心智,歌颂新中国、礼赞新时代、描绘新山西,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体现了当代艺术创作的多元、繁荣与兴盛。
本届艺术节系列展览是近年来全省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美术展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艺术家的积极参与,共有2000余件优秀作品展出,涵盖了美术、书法、篆刻、摄影、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省美术家潜心创作的新成果,彰显了我省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根植三晋,具有地域风貌
该展览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高质量作为艺术作品的生命线,注重深入挖掘自然生态之美、人文历史之美和红色精神之美,展现具有山西人文地域特色的艺术面貌。
本展览汇集了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画等300幅优秀作品,内容多样,真情真意,形式丰富,技法精湛,继承传统又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追求深远的美学思想又渗透着厚重的艺术人民性,是老、中、青三代优秀艺术家的一次艺术盛宴。
“微画异彩”,方寸间显魅力
山西是中国木版年画的故乡。早在宋金时期,山西的平阳(今临汾)、绛州就是中国木版印刷的中心,诞生了大量以民情风俗、神话传说、花卉人物等为内容的经典年画作品。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是一种袖珍版画,一般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藏书票于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盛行于20世纪三十年代,鲁迅、郁达夫、叶灵凤等文化名流在藏书票领域有比较大的影响。
此次展览展出的200多幅优秀微型版画(藏书票),是一批青年版画家在收集整理民俗资料和吸收借鉴西方藏书票艺术的基础上,对传统木版年画进行传承发扬的成果,反映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祖国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也让民众在领略小版画、藏书票容天地万物于方寸之间的独特魅力。
沉潜书艺,拓宽学术视野
第二届山西艺术节山西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共分两部分:
一是公开征集评选出117件作品,这些作品诸体兼备、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真实反映了我省近年来书法艺术创作上的状态和水平。二是特邀山西省书协顾问、历届山西省书协主席和副主席、各地市书协主席、省内高校书法专业教授、山西书法院研究员等98位书法名家作品,作为山西书法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作品学术含量高、风格类型全,提升了展览的品位与水准。
丹青国韵,祝福送给祖国
油画家作品展特别邀请范迪安、丁一林、孙建平、包泽伟等百位中国油画名家深入山西,以油画写生创作为表现形式,以黄河、太行、长城雄奇壮美的山水风光为创作元素,以表里山河的山西大地为主要创作区域,以歌颂民族复兴中国梦为创作方向进行写生创作。
山水千年是,风光百般新。艺术家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发现美,用独立的感受体会美,用与众不同的笔触呈现美,通过尽情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壮美、秀美的山西风貌,热情歌颂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这块古老土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巨大成就,抒写了山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精益求精,弘扬工匠精神
山西省工艺美术馆作为第二届山西艺术节分会场,山西工艺美术作品展在这里举行,展览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主题。
展览内容包括:山西省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优秀技艺大师优秀作品;2007年至今在“金凤凰”“百花杯”比赛中获得金奖的作品共百余件,以及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品和传统手工艺精品力作等。同时还邀请我省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各地市优秀手工技艺传承人在展览期间进行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展演期间将分为晋中周、长治周和太原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