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方山: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9月16日,记者一早走进方山县麻地会乡后则沟村时,74岁的苏喜贵等8名环卫工人正忙碌着……
  “我们八个人打扫村里的卫生可以挣一份工资,每天早早地打扫完卫生,还不误干农活,有政府的帮助,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美!”苏喜贵满怀信心地憧憬着自己的生活。
  据后则沟村党支部书记冯海虎介绍:“县里已经给村里发放了31.28万元光伏收益资金,光伏收益不仅解决了村里日常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还对村里评选出的孝老爱亲等文明户进行了奖励。现如今,村里田间路的整治、自来水的维护和村道绿化等民生项目的开支,我们再也不用发愁了!”
  后则沟村充分利用光伏扶贫收益办实事,是全县169个行政村光伏收益分配实现全覆盖的一个缩影。
  2014年以来,方山县共识别贫困村118个,贫困人口总规模为20015户、51486人。2018年,共退出贫困村111个,减贫19732户、50816人,贫困发生率为0.58%。
  如何保证贫困现象不反弹、脱贫群众不返贫?“产业扶贫是巩固提升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把精准施策作为制胜之道,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才能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趟出一条好路子。”方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小云如是说。
  为此,方山县相继出台了《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建设“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意见》《关于推进中药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方山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等,指导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全面巩固脱贫成果。
  产业帮扶再夯实。方山县大力发展光伏、肉牛、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目前,与国新晋药、振东药业等企业集团合作,建成千亩中药材示范园区3个、百亩药植园1个,新发展道地中药材0.65万亩,辐射带动全县贫困农户年内种植中药材1.5万亩以上;积翠赤红2万头肉牛育肥基地一期项目(6000头肉牛育肥场)圈舍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入圈肉牛达到2000余头,预计年内入圈肉牛达到6000头,带动全县牛存栏达到3万头;75.74兆瓦光伏电站,已结算税后纯收益3761万元分配至全县169个行政村,其中,69个村达到了25万元以上,100个村达到了20万元以上,重点用于开展小型公益事业、公益性岗位和奖励性补助扶贫。与此同时,建成电商服务站点126个,孵化电商企业11户。今年1-5月份,全县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达到2375.98万元,网络零售额达到379.2万元,把全县农土特产品推向了全省、全国市场,不断增加电商销售农副产品市场份额,助力全县贫困户增收致富。
  技能培训再发力。通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大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助力脱贫户巩固脱贫成果。目前,全县累计完成转移就业人数达2484人。为解决北京地区较为集中外出务工人员办证难问题,方山在北京专门设立了技能鉴定机构,并成立方山县建筑装潢工商会,以便在京务工人员互相协作,做大产业。
  基础保障再精准。方山县根据实施脱贫巩固提升工程的需要,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一保通”政策。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兜底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住房保障大提升等工作,扎实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工作常态化,动员所有帮扶干部围绕惠民政策进行面对面宣讲,鼓励群众学知识、法律、技术,转变生产生活观念,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果。
  “我们将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的要求,落实脱贫攻坚‘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将作风再扎实一些、调研再深入一些,查问题、补短板、强手段,明确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具体工作任务,坚持一个‘实’字,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检验。”方山县委书记王锦锋说。

本报记者李全明 通讯员肖继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9-27期

  • 第2019-09-26期

  • 第2019-09-25期

  • 第2019-09-24期

  • 第2019-09-23期

  • 第2019-09-22期

  • 第2019-09-21期

  • 第2019-09-20期

  • 第2019-09-19期

  • 第2019-09-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