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财经新闻

公安部门提醒:“炒鞋热”暗藏陷阱“发烧友”需谨慎

  新华社南京11月9日电(记者 朱国亮)“保持理性消费,坚持‘鞋穿不炒’。”南京市公安局6日发布几起诈骗案例,详解其中套路,提醒球鞋收藏“发烧友”警惕“炒鞋热”背后的陷阱。
  近来,一波“炒鞋热”汹涌来袭,各种限量款、联名款、最新款球鞋“炒”出天价,一双鞋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元。在“买到即是赚到”的诱惑下,不少人不顾风险跃跃欲试,却不知一些不法分子早已设好各种套路,正等着他们掉进陷阱。对此,南京市公安局6日发布三起案例,警示“炒鞋热”背后暗藏的风险。
  案例一:在南京江宁上学的学生卢某,是一名狂热的球鞋收藏“发烧友”。今年3月初加入一个限量版球鞋销售交流群。群内网友活跃,很多人都向群主买了鞋,还表示收到货,经鉴定确认为正品。于是卢某也放下戒备心,3个月内累计汇给对方38万元买鞋。不想只有前两单收到鞋,之后对方以海关检查等各种理由推迟发货,最后干脆将其“拉黑”。
  案例二:南京市栖霞区居民小王酷爱打篮球,同时也是一名篮球鞋收藏“发烧友”,有自己钟爱的品牌。不久前,他浏览网贴,看到有人发帖说囤有他心仪的品牌篮球鞋,决心先入手一双,如果没问题,再囤几双,大赚一笔。不想,对方收了1000多元定金后,再没了回音。
  南京警方提醒,“炒鞋”本质上是一种饥饿营销,背后暗藏套路,有推波助澜的“庄家”,有风口浪尖捞油水的“散户”,有套路高深的“骗子”,最后骗的都是不懂装懂的“萌新”。南京警方呼吁广大消费者保持理性消费,坚持“鞋穿不炒”,让球鞋回归其本来的价值。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11-09期

  • 第2019-11-08期

  • 第2019-11-07期

  • 第2019-11-06期

  • 第2019-11-05期

  • 第2019-11-04期

  • 第2019-11-03期

  • 第2019-11-02期

  • 第2019-11-01期

  • 第2019-10-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