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榜样是时代的先锋和号角,有无穷的力量,能够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正当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主题教育正燃起炽热的干事创业激情,为实现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迸发强大动力之时,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致敬光荣历史、拥抱美好未来”离退休干部典型事迹视频宣讲会的召开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这不仅是一场先进典型的宣讲会,更是一场凝心聚力、提振士气的动员会。为了在全省营造见贤思齐、学而思进的浓厚氛围,本刊特别推出来自全省税务系统六位离退休干部的先进事迹。
胡常红:用初心的力量去追梦
我叫胡常红,今年62岁,是一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2012年,从原太原市国家税务局退休。
我是一名癌症患者。退休后,2015年,我患上罕见的肾上腺皮质癌,面对250万分之一的患病率,平均存活期两年,预期存活3个月等绝望的数据和手术、化疗等一系列难以承受的治疗方案,在与恶性肿瘤的斗争中,我赢了,赢得了中国肾上腺皮质癌治疗病例中的奇迹,赢得了我还能为党和社会工作的时间。
2015年,我应邀出任太原市市直机关合唱团代理团长,创建了“山西晋之韵合唱艺术团”。我们进企业、进社区,先后多次参加了全国省、市演出活动。2018年我荣获了中国合唱协会、山西省合唱协会颁发的“中国文化志愿者”荣誉证书。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2015年至今我被桃南小学聘请为义务校外辅导员,四年多的时间里,我致力小黄莺合唱团发展,丰富小学校社团活动。小黄莺合唱团连续几年荣获迎泽区、太原市、山西省合唱比赛小学组一等奖,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魅力校园合唱比赛银奖。2018年,该校挂上第一块山西省青少年合唱培训基地的牌子。今年在全省校园“拥抱新时代,颂歌献给党”才艺展示活动中,《游子吟》古诗词合唱节目荣获小组一等奖。我也因此荣获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科技传播中心颁发的“优秀教师”奖。
用初心的力量追逐税收之梦。我经常通过网络上的税收大讲堂学习税收新政策、新税法、新知识,团里和周围的朋友在办税中遇到问题,就把我的手机当成咨询热线。遇到我也解答不了的问题,我就向局里的同志们请教。无论是在我治疗期间还是在我休息的时候,我都能较好地为大家解答税收问题。我心想,这样多好,说明我还能为税收事业工作,我在社会上仍是一名税收宣传的志愿者。
陈吉锁:信仰造就意志坚
我叫陈吉锁,2001年,在山西省晋城市国税局工会主席的岗位上提前离岗,和老伴一起回到祖籍阳城县蟒河镇孔池村定居。
我在晋城市税务局工作的10多年里,圆满完成党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我先后被评为省市模范信息员,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修志模范”。2001年,我提前离岗以后,先后帮助省、市、县国税、地税机关编辑出版了六部反映税收工作的画册和志书。
2003年,我投资7万余元,建起了一处简易的农民公园,使村民和青少年有一个活动的去处。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当时,我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我曾经是共产党员。所以,我到市委组织部一次向党组织缴纳了1万元特殊党费,被新闻媒体誉为《一笔特殊的特殊党费》。
为了使革命传统教育能够经常化、系统化,我们用自家50多年来收藏的一万余枚毛主席像章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图片史料,办起了家庭毛主席像章陈列馆。随着参观的人员增多,我们又将多年来积攒的许多党史资料,编辑制作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和《中国共产党历届党章修改的主要内容》活动版面。
2015年以来,我先后被县委、县政府举荐为“新乡贤”,表彰为“先进工作者”,2018年到2019年我又获得了多种奖项。2016年11月8日,我被党组织批准光荣地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十多年来,毛主席像章陈列馆被授予“晋城市税务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是晋城市、阳城县青少年教育基地,这对我们是促进,也是鞭策,更是我们夫妇后半生努力的方向。
程满仓:守初心退休不褪色
我叫程满仓,今年70岁,是一名军队转业干部,1987年转业到原临汾行署税务局工作,2010年,从原临汾市地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岗位上退休。
退休后我仍保持着看新闻联播、党报党刊的习惯。“两学一做”活动中,我撰写了《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党课材料。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受到机关及老同志们的好评。
从2017年始,国家税务总局临汾市税务局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我被选为党支部副书记。在我的建议下,活动室设置了星级版面,如评比学习之星、效老爱亲之星,遵纪守法之星、文体活动之星、书法绘画之星等八星,极大地调动了老同志们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我还写了《“三心”书记》稿件,在省局《金秋》上刊发。
人退休了有了闲余时间,更应多做回报社会、感恩社会的事。我的家乡十年九旱,百姓吃水和浇地都有困难。村委决定打井,建水库,引自来水管,但资金缺乏,我就积极帮助筹款,借款和自己捐款几十万元,解决了百姓吃水浇地的问题。村里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立了德孝社,我应邀讲授德善传统文化。近日又计划举行首届“龙槐文化艺术节”,我积极参与联系学者、专家给予支持,出谋划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几十年的工作时间,用一副对联做总结。上联是“戌边保国无怨无悔”,下联是“聚财为民尽职尽责”。横批是“听党话跟党走”。
张临屏:战火炼初心忠诚担使命
我叫张临屏,是国家税务总局运城市税务局离休干部。我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1954年,我患病转业到晋南专署从事财政税收工作。1980年我担任行署税务局局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运城市的第一任税务局长。
我以一位老革命的精神和气魄,很快打开了税收工作局面。当时省税务局为运城下达了390名助征员转正指标,我坚持按照原则录用人员,赢得大家一片赞誉。我始终廉洁自律,从没多占过公家一分钱,没有开过一次公家的车。现在还经常教育子女,“莫贪公家一分钱的光,贪了一分就会有第二分。”就在去年,我让大女婿代我给河北成安的学生写信,仍告诫不能用公家的信纸、信封,并且检查过目。
1984年,我退居二线。离休后,我尽自己的能力参加局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和社会活动,多次发挥经验优势和政治优势,为机关干部讲革命历史和税收历史,起到了党员先锋作用。我先后于1988年和1995年荣获财政部颁发的“从事财税工作三十年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表彰证书和税务总局颁发的“从事税务工作三十年以上”证章证书。在业余,我组建了运城市京剧协会,带领京剧票友义务为广大市民演出几十个场次,并于1990年荣获全市“关心教育下一代及老有所为”活动先进个人荣誉。
在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的时刻,我继续践行凝聚“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澎湃动力,为推动税收事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积极力量。(代讲人为国家税务总局运城市税务局干部王若元)
郭迈正:“三徽”照我写金秋
党徽、国徽、税徽,三徽照我写金秋。我是郭迈正,是山西综改示范区税务局的一名退休干部,我是脱下军装又穿税服。不管在哪个岗位,我奉献一生的意志没有变。
在部队工作期间,我一次荣立二等功,五次荣立三等功。回地方工作以来,我两次荣获“太原市劳动模范”称号,一次荣获“太原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退休前,我曾任太原高新区国家税务局局长,退休后,又被选举为山西综改示范区税务局老干部科党支部副书记。
服务企业,是税务机关义不容辞的使命和任务。我摸索自创了一套“家文化”课件,引导企业将“家文化”理念融入到日常管理中。有一次,在一家民营企业,我站着讲了三个小时,大家听的津津有味,直到饭点过了仍然不愿意散去。没办法,我只好中间抽空去买了金嗓子喉宝,含上又讲了一个多小时。此后,这家企业顺势建起了文化走廊,先后成立了党支部、团支部和工会组织,把企业变成了一个和美的“大家庭”。第二年,这家企业老板特意告我说,是“家文化”的凝聚力和激发力使他们公司的效益增长了近一倍。
在这个岗位上,仍然是心中的党徽、国徽和税徽在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伴随着我的夕阳燃烧生命暮光。
我退休了。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的责任和使命永远在路上,为党和人民税收事业奋斗的脚步永远不能停。
韩存明:脱贫攻坚献余热
我叫韩存明,今年64岁。1988年我转业回地方,进入右玉县税务局工作。单位发给我两件物品:一辆旧自行车,一把铁锹。我骑着这辆自行车,常年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跑遍了右玉大大小小的村庄,宣传税收政策,组织税收收入。每年春秋两季,还要带上铁锹,参加全县义务植树。几十年如一日,我始终怀着对家乡的热爱,践行着“收好税,种好树”的责任。税务系统给我记了三等功,被县政府评为植树造林先进个人。
2017年,我退休后的第二年,接受县委组织部的任命,担任小蒲洲营村第一书记,扛起了全村脱贫攻坚的重任。小蒲洲营村是右玉县深度贫困村,多数都是老弱病残,脱贫的任务非常艰巨。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我们积极引导农民大面积改种高产、耐旱的特色经济作物——油菜,并为种植户免费提供高效化肥、优质籽种。每当油菜花开的时候,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油菜每亩可实现纯收入200元,较种植其它农作物翻了一番。为了让群众永久脱贫,持续增收,我们想方设法引进资金,在村里安装了19块光伏发电板,村集体入股国新药业和绿洲饮料厂,为村民带来长期而稳定的收益,推动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小蒲洲营村实现了稳定脱贫。其中,产业帮扶12人,医疗救助11人,社会兜底23人,上学救助4人,转移就业9人,生态补偿2人。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们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虽然小蒲洲营村脱贫了,但是乡村振兴的路还很长。我将充分发挥余热,退休不褪色,不忘初心,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传承弘扬右玉精神,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跑好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接力赛”。(本栏稿件均由本报记者翟步庭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