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不畅、卫生脏乱、功能区分不合理、部分商户不诚信经营、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些曾经是集贸市场的痼疾,影响集贸市场提档次、创形象,也是影响创城成效的重要环节。
自山西综改示范区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开展以来,针对阳曲产业园区城东利民果菜批发市场存在的重点难点,积极采取行动,明确整改方向和目标,对症下药,改造“外在美”,提升“内在美”,注重消防安全,该集贸市场从曾经的“脏乱差”到现在的“净整好”,实现了完美转身。
改造“外在美” 环境上档次
乘着创城的“东风”,综改区对阳曲产业园区集贸市场“硬件”进行改造升级,划分功能区、加盖棚顶、施化停车位,卫生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现如今,在市场内部,每天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摆放整齐的车辆,干净整洁的地面,整齐规范的摊位区,新鲜的水果蔬菜有序地放在货架上,商户忙碌并热情地招呼着顾客……
对于如何将市场空间资源利用最大化,阳曲产业园区集思广益,进行反复推敲,重新将功能区划分为6处。首先将海鲜区放于最外围,水果区、蔬菜区、生肉区放于中心地带,熟肉和粮油区属于第二方阵。功能区划分明确、合理,各类商品划行归市,不仅便于集中统一管理,更能方便消费者货比三家,购得满意的商品。
在划分了大的功能区域后,市场负责人在园区的建议下,着重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在5个交易货棚的上方加盖一层3米的棚顶,给每个商户建立一个独立的房间。
“自从改造后,市场明确划分了各家各户的区域,卫生安全都是自己负责,感觉这里更像是我的另外一个‘家’了。”在农贸市场摆摊卖粮油、调料已经十几年的刘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集贸市场是最接近‘地气’、‘生活气’的场所,市场改造是一项惠民生的大工程。市场占地30000平米,整治起来涉及广、难度大。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递增,市场也不断提高自己的定位,在原先200余个泊车位的基础上,又重新施化了40余处。”阳曲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要将门口的门面房改造为非机动车停车棚。
“市场的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在的购物环境比以前好多了,购物也更加便利了。相比以前脏乱差,新的集贸市场更多是规范整齐。集贸市场改造升级,对我们市民来讲真是一件好事。”家住意兴居小区的赵瑞肯定这样的改变。
提升“内在美” 服务更优质
环境变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最让消费者高兴的是市场诚信文明经营的“内在美”得到提升。
集贸市场的负责人时刻用“文明经营”的理念引导商户。走进市场,在醒目的位置就可以看到“诚信求真、公平交易、文明经商、中庸善和、以义制利”金色字体的标语,有关文明诚信经营的海报和横幅随处可见。新增的电子公平秤、意见反馈本、投诉台、12135消费维权服务站,约束商户诚信经营,督促和引导市场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消费者一旦发现商户不亮照经营、缺斤短两、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均可向市场管理人员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现在的米面油、生肉、熟肉质量过关,水果、蔬菜、活禽、海鲜等都很新鲜,商户都能做到文明诚信经营,不存在缺斤短两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价格合理。有时候买菜心理犯嘀咕,还要拿到公平秤上去称一下,但是从没发现缺斤短两的问题。”正在买菜的张女士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市场改造后,硬件提高了,软件也要及时跟进,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如何处理农残品、对价格如何管理,阳曲产业园区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集中设置市场管理制度,包括市场经营户管理制度、食品监管、信息公示、市场保洁、信用监督等20余个制度,建立了完整的商品准入、质量保障、价格监测、卫生监督、快速定性检测、价格预警、信用监管等体系。
为了调动商户之间的竞争意识、主人翁意识,市场还建立黑红榜奖惩机制,每个月分别从卫生环境、服务态度、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对商户进行打分评比,奖励、惩罚各3户,上了红榜的适当地减免房租作为奖励,上了黑榜的给予一定的罚款处罚,以此提高商户的自省能力,对于之前观念和行为进行改正,以获得经验教训,提升自身。
筑牢“安全网” 购物更无忧
在“硬件、软件”双升的基础上,市场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需常抓不懈。集贸市场人员集中、流动量大,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不容易控制。
对此,阳曲产业园区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改造中,要求市场内的消防车道净宽和净高均不小于4米,铺位之间预留足够的消散宽度,严禁占用疏散通道,将消防疏散示意图悬挂在显眼的位置;定期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市场工作人员)和义务消防员(市场经营户)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商户闫先生作为一名义务消防员,他表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是他的体会和责任。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参加消防技能培训,不止是对市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市场以“时时检查,人人负责”的态度,保证市场和消费者的安全。“市场内的独立感烟探测器和室内消火栓系统正在积极整改中,下一步将对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研判,设置火灾自动灭火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阳曲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集贸市场整改是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坚持问需于民,高标准建设集贸市场,既带动了周边居民就业,又方便了附近群众生活。
集贸市场从区域划分到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再到消防安全的保障,无不体现着便民、利民的初衷,直观体现了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成果,下一步市场要向智能化、超市化转变,让这一工程真正惠民、利民。
本报记者 姚凡 通讯员 岳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