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项跨区域引水工程,是保障民生的用水工程。
万家寨引黄入晋一期工程于1993年5月22日奠基。1997年主体工程开工建设。2002年10月18日全线建成,2003年10月26日向太原供水。今年是引黄工程全线通水的第17个年头,在这一年里,引黄工程供水量将突破6亿立方米,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近日,记者赴我省最大的引水和供水企业——山西省万家寨黄河水务集团实地采访,感受引黄工程的伟大与变迁,也见证黄河之水润三晋的变化。
引黄水量不断刷新
太原市民一早醒来,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哗哗地流出,这似乎再平常不过。然而这样再平常不过的流水靠得是当年引黄工程发挥的巨大作用。
据了解,截至2019年7月,引黄工程通过南干线向太原输水26.36亿立方米,除去供应太原城市居民及工业的用水13.41亿立方米外,向汾河生态补水13亿立方米,相当于汾河水库上游年来水量的4倍。
11月19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忻州市偏关县的晋蒙大峡谷中的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这也是我省引黄工程的起点。105米高的大坝近在眼前,夹在两侧的山壁中,让人感受到了它的宏伟与气势。走在大坝上,这里的黄河水并非记者想像中的黄色,而更像是一面碧玉色的镜子,显得格外清澈。
作为我省引黄工程的第一站,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2002年通过竣工验收,年设计供水量14亿立方米,发电27.5亿千瓦时。它不仅是包括太原、大同、朔州在内的晋北城镇群单一可靠水源、周边晋陕蒙经济区的重要水源地,同时,作为山西电网和内蒙古西部电网中最大的常规水电站,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水电来源。
从万家寨水利枢纽出来后,黄河水经过总干线三座泵站提水356米,在下土寨附近黄河水分为了两路:一路一直南下,即为南干线。黄河水经过240.91公里流到了汾河一库,其中一部分水经过管线流到了太原的呼延水厂,流到了千万百姓家中;另一部分水则流经汾河二库,最终流到了我们家门口身边的汾河水里。而另一路黄河水则一直北上,被称为北干线。这里将黄河母亲的水供养朔州、大同甚至进京。
自从2003年10月工程投入运营以来,前四年年均供水6300万立方米,2008年引黄济汾启动,首次突破亿方大关。北干线投运后,2012年突破2亿立方米。今年上半年供水3.31亿立方米,截至11月中旬,供水突破5.4亿立方米,供水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并有望实现翻番。
生态补水引黄入京
“当初的引黄入晋主要是为了解决太原、朔州和大同三个重要工业城市的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黄河水务集团宣传中心主任张丹军告诉记者,现在每天大概有30—35万立方米的黄河水经过处理净化流入了太原百姓的家中。
时隔今日,引黄水的作用已经有新的扩展。
张丹军表示,引黄水不仅进入市政管网进行日常城市供水,还对水源地“反向回补”,即把一部分水输送回水库和回补地下水,将部分水蓄存起来。
11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的山西万家寨引黄北干线1号隧洞出口,黄河水正以每秒12.9立方米的流量从隧洞奔涌而出,注入桑干河后,流向北京最大的河流永定河,向永定河生态补水。黄河水从这里出发,经过支流七里河注入桑干河,流向数百公里之外的北京官厅水库,清水顺流而下滋润着永定河。黄河水一路奔涌前行,为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打造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实现了由“引黄入晋”到“引黄入京”的历史性跨越。
张丹军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引黄工程已向永定河补水1亿立方米,年底前还将完成向永定河补水1亿立方米生态水的任务。
不仅给北京,黄河水沿着南干线一路向南,在位于宁武县的头马营出水口,黄河水以每秒20立方米的流量从隧洞口涌出汇入汾河。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将有2.3亿立方米的黄河水流入汾河,作为汾河的生态补水。截至目前,引黄工程已累计向汾河供水13.56亿立方米,每年平均向汾河补充生态水1亿立方米,成为汾河流域重要的水源。
除此之外,自2008年以来,引黄工程还陆续向御河、文瀛河、桑干河、永定河、太原晋阳湖等流域持续进行生态补水,形成了大面积人工湿地环境,河流水体自净能力大幅提高,水质明显好转,有效促进了流域地下水位的回升。
五机运行力保稳定供水
黄河水供水量的激增给工作人员带来的是巨大的工作压力。随着供水量的增加,对黄河水务集团生产、运行和调度,都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
11月19日,在偏关县万家寨镇以南黄河岸边141米深的地下,引黄工程总干一级泵站地下厂房内机器轰鸣,五台机组正在开足马力全力运转,以30立方米/秒的流量提起黄河水。
黄河水务集团偏关分公司经理郭滨滨说,“在引黄总干线的3座泵站里各装有5台机组,按正常规定应该是4台机组运行1台留作备用。然而从今年4月正式启动实施总干线五机联合运行以来,一线职工更是加强了值班值守,加大了巡检巡查力度。”
郭滨滨坦言,除了费体力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因为备用设备也启用,这意味着机组不能出现故障,每天的心都是揪着的,一天要做到6巡查。在厂房里噪音已经达到113分贝,所以职工说话都是靠吼,时间久了,很多职工都听力下降了。
据了解,在确保引黄工程供水稳中有升的过程中,黄河水务集团首次成功实现了从“三机运行”到“四机、五机运行”的跨越。特别是总干线五机联合运行以来,该集团以超常规的举措分解任务、传导压力,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实做细各项工作,调度、检修、采储等各部门派员驻守一线24小时值班值守,做好安全供水工作。目前正在冲刺年供水6.4亿立方米的目标。
本报记者 张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