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快”字当先

  通过人脸识别,就能阅读适合自己的图书;人生第一次来体验一下中医健康机器人为你把脉;运用VR、AR,去体验真实的旅游场景……本届文博会,走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板块,就像走进一扇奇妙的大门,刷新你对世界的新认知。
  以“中心区+360度环形展区”的布局组成的文化科技融合展区,全方位展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发展特色,展示我省近年来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取得的新进展。
  大数据时代,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才能全面提升文化科技的创新能力。在本届文博会上,呈现我省积极构建的文化大数据应用生态体系的代表性企业是山西知网,山西知网是中国知网建设运营的重要组成单位,并承担其产业板块内的“四基地一中心”职能。山西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柳树林说:“山西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第一次走进文博会中心区域,说明了文博会组委会对文化型科技企业的重视。”
  山西知网此次重点展示的是他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在现场的显示屏上,观众可以看到,山西知网的技术体系分为四大版块,分别是基础技术、核心技术、支撑技术、应用技术。基于这些技术,山西知网为期刊出版社打造了全流程数字复合出版平台,这个平台集“策、采、编、审、排、校、发”服务为一体,性能指标在同行业内居世界先进之列,最大的优势就是“快”,为学术期刊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集“策划-采编-编辑-加工-发布-服务的一整套装备,催生了网络首发、增强出版、协创出版、数据出版的新模式。
  柳树林说:“以网络首发为例,传统方式的出版,从录用到印刷一般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而我们的网络首发承诺,从录用到首发,自然科学只需要24小时,社会科学48小时,不仅仅维护了作者的首发权,给作者的版权形成是一个保护,而且还吸收了优质稿源,增强了学术竞争力,让学术界能够快速地浏览学术论文,促进国家学术方面的权威。”
  山西知网不仅仅是全国原创学术期刊全媒体出版基地,还是中外文各类数据库加工、制作基地,大数据分析技术研发实验基地,实用知识库开发基地,更是山西省内的知识服务中心,为各行各业提供科技服务。
  “文化+大数据的展示,看起来离老百姓的生活很远,其实在实际应用中就在我们身边。”柳树林说:“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服务创新、学习的知识生产传播平台体系,是知识服务和智库建设的基础,而多层次场景化的科技情报服务和智能知识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知网作为一家处于国内知识大数据行业领跑地位的企业,在山西煤炭转型、旅游发展中提供了知识服务和技术支撑,未来我们将加大科研力度,对山西转型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本报记者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12-09期

  • 第2019-12-08期

  • 第2019-12-07期

  • 第2019-12-06期

  • 第2019-12-05期

  • 第2019-12-04期

  • 第2019-12-03期

  • 第2019-12-02期

  • 第2019-12-01期

  • 第2019-11-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