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西阳光焦化集团,将“心怀家乡,回馈乡亲”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项政治任务,在董事长薛靛民、副董事长薛国飞的带领下,集团总部及其子公司山西安仑化工、华泰能源公司和华升电力公司,分别对口帮扶本市的张家堡、丁家、何家庄、石庄4个村及垣曲县长直乡前青村实施产业扶贫,发展集体经济,成绩斐然。
30载磨砺成“旗舰”
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西铁商贸清涧洗煤厂,从1988年创立至今,始终秉持“勇于争先、与时俱进,造福社会、回报乡亲”的宗旨,现已发展成为集煤炭开采、原煤洗选、焦炭冶炼、焦油加工、精细化工等为一体的清洁环保型先进煤焦化工与新材料企业集团和全国独立焦化行业的“旗舰企业”,2018年一举进入运城市“龙榜企业”名单,并被山西省政府确立为“焦化企业整合主体”和全省6个“千万吨级焦化循环工业园区”的承建主体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阳光集团长期以来坚持“生态环保、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尤其是近3年来,环保设施运行平稳,环保指标达标排放。
经过31年砥砺奋进、创新发展,阳光集团打造出煤焦产业、炭黑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炭材料、新材料产业等四大基础产业板块。阳光集团总经理原廷建介绍,作为全国焦化行业旗舰企业,未来5年,他们将依托自身在精细化工和新材料领域的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发展,努力建设中国最大规模、最长产业链、最具产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清洁型煤焦化企业集团,争取五年内跻身“全国百强民营企业”行列,并实现上市目标。
实实在在真扶贫
张家堡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是全市唯一的省级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也是运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鞠振同志的包点村和阳光焦化集团子公司安仑化工的帮扶定点村。集团董事长薛靛民、副董事长薛国飞在深入村民家中走访、了解、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该村地处偏僻、农村留守妇女劳力多的实际情况,决定结合企业业务需求,突出产业帮扶,改“输血”为“造血”,在该村建设吨包装袋加工厂。集团所属的安仓化工公司联合炭黑包装袋供应商,投资30万元在张家堡村建设了300余平方米的编织袋加工车间,安置3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
丁家村也是一个典型农业村,全村共有800口人、900多亩耕地,现有药材种植和香菇大棚两个特色产业。阳光集团投资10万元,帮扶该村康裕种植合作社种植药材200亩,惠及农户108户,每年增加农民收入40万元,极大地激发了村民通过种植创收的信心和干劲。
何家庄村地处沟壑地带,共340户1100口人,村民居住分散,吃水管网战线长,年久失修,导致村民吃水难。阳光集团华升电力公司牵头投资10万元,彻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问题,受到群众好评。
垣曲县长直乡前青村是运城市委统战部包点村。阳光集团在该村举行了产业扶贫捐赠仪式,捐赠资金100万元。阳光集团党委书记王全家表示:“让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也是我们实体企业发展壮大的最终落脚地。”阳光集团还出资20万元,为永济市姚源村打一眼深水井,被村民命名为“阳光幸福井”。
为准确把握目前农村状况,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董事长薛靛民多次深入乡镇、村屯进行调查研究。薛靛民说:“我们将继续发挥企业自身的信息优势和创业智慧,帮助指导贫困村村民多种形式创业致富。”
回报社会美名扬
阳光集团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不忘根本,持续回报社会、回馈乡梓,把阳光和爱心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
——投巨资为民修出致富路。2005年,捐资1800万元,与山西铝厂一起,沿涧近村修出一条12米宽、8公里长的高标准水泥路,解决了当地群众行路难、制约致富的障碍;2006年,捐资600万元,在铝厂一号路为周边群众修起了铁路立交桥;2015年、2016年两年,先后捐资860万元,为河津市僧楼镇、清涧街道铺设了乡镇公路;2018年,捐资100余万元,支持市里维护、修整了鑫光大道。据不完全统计,此项捐资共约3360万元。
——重教兴学不遗余力。2004年10月,出资20万元为平陆县西寒窑村兴建起一所希望小学;2004年10月,出资250万元为河津市北方平村兴建了中学教学大楼;2005年,出资百万元,为集团所在地周边的清涧四村、侯家庄村、杜家湾村等村兴学办校予以资助;2006年,董事长薛靛民牵头出资16万元,发起成立了运城市工商联扶贫基金,重点资助全市贫困生上大学;2007年,为支持河津二中建设,该集团募捐500万元,为振兴河津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出资150余万元,为河津市人民村兴建了一座幼儿园。 (薛克 刘娟娟)